黑白小说网 > 三国从颍川开始逐鹿九州 > 第十七章 徐公明归心

豫州内部的巩固与建设在刘湛、荀妤、荀衍等人的梳理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一种来之不易的、充满生机的秩序,似乎在豫州大地缓缓扎根。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在这汉祚倾颓、群雄并起的乱世,平静永远是奢侈且短暂的。仿佛是为了印证这一点,来自豫州最北部、与司隶河内郡接壤的边陲急报,如同一声猝不及防的警钟,骤然敲响,打破了这短暂的安宁。

那是一封来自颍川北部陘山守将的六百里加急军报,信使满身尘土,嘴唇干裂,冲入州牧府时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军报上言:一股约四五千众、打着“白波”旗号的流寇,在其首领杨奉的率领下,突破河内郡薄弱的防线,悍然窜入豫州境内,正沿着陘山与嵩山之间的丘陵地带,在颍川郡北部与陈国交界处肆意劫掠乡里!这股贼寇势头颇汹,行动迅捷,已接连攻破两处防备不足的乡聚,烧杀抢掠,裹挟青壮,当地吏民震恐,请求州牧府速发援兵!

“白波贼?”刘湛展开军报,快速浏览,眉头微微皱起。他对这个名号有些印象,原是黄巾起义失败后残存于河东、河内一带的余部,声势曾一度不小,没想到在各方势力的挤压下,如今竟流窜到了他的豫州地界。“贼众约数千,具体战力如何?装备怎样?”他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负责北部边境斥候侦缉的军司马。

那军司马连忙出列,躬身回禀,语气带着一丝困惑与凝重:“禀使君,贼势看似杂乱,旗帜不一,衣甲兵器也多驳杂,大部分与寻常流寇无异,一触即溃。但……但其军中有一部,约千余人,甚是扎眼。队列颇为严整,行进止驻皆有章法,临敌时刀盾手、长矛手、弓弩手配置有序,进退有据,隐隐结成阵势,战斗力颇强,绝非乌合之众可比!为首一将,身材极为魁梧,使一柄沉重的开山大斧,骁勇异常,悍不可当!我军两处哨卡,皆是被此人率部一鼓击破,守卡士卒非死即伤……据擒获的贼兵零星供词,此将似是贼中骨干,名叫……徐晃。”

徐晃!徐公明!

这个名字如同一道电光,在刘湛脑海中骤然闪过!这可是未来曹操麾下威名赫赫的“五子良将”之一,以治军严谨、作风硬朗、作战勇猛沉稳著称的沙场良将!史书评价其“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没想到,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这位良将竟会在此情此景下,以陷身贼伍、寇边掠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

一瞬间,刘湛心中念头飞转。这股白波贼的整体威胁或许有限,但徐晃及其麾下那支精锐的存在,使得这次事件的性质截然不同!这绝非一次简单的、令人烦恼的边境骚扰,而是一个从天而降、不容错过的绝佳机会——一个将未来名将收归麾下的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些许激动,目光扫过议事厅内闻讯赶来的核心文武,声音沉稳而果断:“白波贼,鼠目寸光之辈,纵兵劫掠,荼毒地方,实乃疥癣之疾,不足为虑。然其军中徐晃,徐公明此人,”他刻意加重了语气,“乃不可多得之将才!观其能在那等混乱环境中,练出如此一部精兵,便知其人绝非池中之物!如此良将,陷身贼伍,明珠暗投,实为可惜,亦是我豫州之损失!”

他顿了顿,斩钉截铁地定下了此次出征的基调:“故此,此番出兵北上,首要目标,并非追求全歼贼寇,而是要设法——招降徐晃!务必使其归顺于我豫州!”

命令既下,整个豫州州牧府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迅速高效地运转起来。刘湛当即点兵:以性烈如火、渴望厮杀的周仓为先锋,率领一千轻骑,先行出发,迟滞贼军行动,查探虚实;刘湛自己则亲率三千最为精锐的亲卫骑兵,与郭嘉一同,作为策应和决定性的力量。考虑到招降的复杂性,郭嘉的随行参赞军机至关重要。

大军并未多做耽搁,次日黎明,晨雾尚未完全散去,便浩浩荡荡开出颍川城,沿着官道迅速北上。夏日的原野,本该是禾苗青青、生机盎然的景象,但越往北走,战争的创伤便愈发明显。途径几处被白波贼洗劫过的村落,但见断壁残垣,烟火未熄,侥幸逃生的百姓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惊恐与麻木,看到官军旗号,才敢从藏身之处探出头来,发出压抑的哭泣声。这一幕幕,让刘湛面色愈发冷峻,周仓等将领更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立刻追上贼寇,将其碎尸万段。

两日后,斥候回报,已在颖水北岸一片名为“野王坡”的丘陵地带,咬住了白波贼的主力。贼军似乎也察觉到了豫州主力的逼近,停止了流窜,正在那里依托地势,仓促布防。

刘湛立即下令全军加速,在午后时分,抵达野王坡以南。他登上一处高岗,举目远眺。但见前方地势起伏,林木稀疏,数千白波贼众散布在坡地之上,果然如军报所言,大部分衣甲不整,队形散漫,手中兵器五花八门,看到豫州军阵容严整、甲胄鲜明地列阵而来,许多人脸上已露出惧色,队伍中隐隐传来骚动。

然而,正如那军司马所描述,在这片混乱的贼众之中,有一支约千人的部队,如同浑浊泥流中的一块礁石,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迅速占据了坡地中央一处稍高的土丘,并未与周围乱哄哄的贼众混杂,而是自发地收缩队形,外围是手持宽大木盾和环首刀的刀盾手,其后是长矛手,最内层则有约两百余名弓弩手张弓搭箭,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虽处逆境,阵型却丝毫不乱,透出一股沉静而坚韧的气势,与周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这圆阵的最前方,一员大将立马横斧,尤为醒目。此人身高接近九尺,膀大腰圆,穿着一身略显陈旧但擦洗得干净的黑色铁甲,外罩一件半旧的征袍,面容方正,肤色黝黑,颌下短须如钢针般虬结,一双虎目开阖之间精光四射,不怒自威。他手中那柄开山大斧,长柄粗如儿臂,斧刃宽阔,在夏日阳光下闪烁着冷森森的寒光,一看便知是件分量极重的杀人利器。正是徐晃,徐公明!

徐晃见豫州军主力浩浩荡荡开来,军容鼎盛,旗帜鲜明,心知此番遭遇的绝非郡县兵可比,是一场硬仗,难以轻易脱身。但他脸上并无寻常贼寇的惊慌失措,反而异常沉毅,目光锐利如鹰隼,不断扫视着豫州军的阵列,似乎在寻找可能的薄弱环节或突围的机会,那份临危不乱的镇定,确有名将之风。

周仓性子最急,在阵前看得分明,尤其是看到徐晃那镇定自若的样子,更是火冒三丈。他猛地一磕马腹,提起他那柄厚背砍山刀,朝着刘湛抱拳,声若洪钟:“主公!让俺老周去砸了那鸟阵,把那使斧子的黑厮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他身后的先锋骑兵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且慢!”刘湛却断然挥手制止了他,语气不容置疑。“没有我的将令,谁也不得擅自冲阵!弓弩手上前警戒,刀盾手护住两翼,长矛手稳住阵脚!” 他下达了一连串防御性的命令,与周仓期待的雷霆一击截然相反。

在周仓和部分将领不解的目光中,刘湛轻轻一夹马腹,那匹神骏的白色战马“照夜玉狮子”驮着他,缓缓小跑出本阵,来到两军阵前那片空旷地带。他勒住战马,目光平和却极具穿透力地望向对面土丘上的徐晃,运足中气,声音清朗而沉稳,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战场,甚至压过了战马的嘶鸣和兵甲的摩擦声:

“阵前可是河东徐公明?豫州牧刘湛在此,请将军上前答话!” 他没有用“贼将”之类的蔑称,而是直接称呼其字,语气中非但毫无轻视,反而带着几分对敌方将领的尊重。

这一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不仅周仓等人愣住了,连对面白波贼阵中也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徐晃更是心中诧异万分。他没想到这位声名鹊起的年轻州牧,竟会亲自出马阵前对话,而且态度如此……客气?他略一沉吟,心中虽疑,但对方以礼相待,自己也不能失了气度。于是,他同样轻拍战马,那匹看起来同样雄健的黑色战马驮着他,沉稳地走下土丘,在距离刘湛约五十步外勒住缰绳。他双手抱拳,对着刘湛拱了拱手,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