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张风阳带着柳静英一家人回来时,家里人也都纷纷出来迎接。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老太太叫李青莲,来了后除了多看了几眼招娣身上的灯芯绒马甲,就开始寻找缝纫机了。
“缝纫机呢?”
老太太来回张望。
“在静英屋里,这边。”
张风阳也不墨迹,带着老太太就来到了柳静英房间。
一台崭新的缝纫机正静置于封严实的窗下,机身流淌着冷硬的工业光泽,机头通体覆盖着墨黑色烤漆,在机身的侧面铭牌上,红漆印章如血滴一般凝固,上面有一排字:1964年3月青岛缝纫机厂。
“真的是缝纫机!”
柳蕾瞪大了乌黑的大眼睛。
老太太也忍不住上前轻轻地抚摸着,最后停顿在深棕色的胶木台板上,满意道:“一整套,这可不便宜啊!”
“姥姥。”
柳静英拿了一个花篮过来,里面有缝纫机润滑脂,有未拆封的缝纫线,有针头盒,有剪刀,锥子,顶针,木尺等等。
“布呢?”
老太太看完以后又四处张望,很快看到炕上的布匹。
天蓝色的灯芯绒让老太太爱不释手,一匹斜纹棉布,一匹印花洋布,还有两大袋的棉花也在炕上放着。
“好,好!”
老太太连声道好。
“都是好料子啊,风阳你想做什么?和姥姥说,姥姥来做。”老太太看得手都痒了,她都等不及了。
现在就开始吗?
“我去画个图纸,嗯,就是衣服样子,姥姥你等我一下!”张风阳一听也不墨迹,当即回屋去画图纸了,他可没打算用这些好布料去做棉衣。
图纸?
老太太诧异地看着离开的张风阳,她没想到张风阳还会画样子。
“招娣,你去叫傻春,春阳应该也在他家里,一起喊来。”出去后张风阳立刻招呼招娣,他需要半棵红松或白烨。
“好的!”
招娣一听拿起狗皮帽飞快地出门了。
“姐姐你去哪?”
棉铃急忙在后面喊,但招娣可不想带着她。
回屋里时张风阳找出一只铅笔和几张白纸,他需要的是秋衣秋裤,身上没有秋衣秋裤他感觉很不适应。
当前的农村人大部分都不知道秋衣秋裤是什么,张风阳晚上穿的秋衣秋裤实际就是他的夏衣,没有什么舒适度可言。
因为天气寒冷,他需要高领长款,灯芯绒的秋衣秋裤在当前绝对是最舒服的选择。
可惜这年头的灯芯绒还没有松紧性。
灯芯绒只有半匹,半匹就是五丈,约16.67米,因为都是宽幅布,1.44米的宽幅,单套用量2米左右的话能制作8套秋衣秋裤,因为要高领,估计能出7套。
老太太等了一会就进来了,看到张风阳画的图纸时愣了一下。
她自然看得明白。
“风阳你是准备用整匹的布制作秋衣秋裤?”
她惊讶了。
六十年代的农村几乎没有人会用整匹布去制秋衣秋裤的,因为布票问题,毕竟外衣都做不起,谁还有布去制作秋衣秋裤,秋衣秋裤是什么当前的农村人大部分都不知道。
连内裤都是碎布拼接缝出的。
“对,灯芯绒和印花洋布全都制成秋衣秋裤,男士女士小孩的款式都有,因为灯芯绒和印花洋布没有伸缩性,领口是开的,缝两个小纽扣上去,纽扣我这两天买回来。”
张风阳已经画完了,正在写女款需要多少套,小孩款需要多少套,男款需要多少套……
“你想用灯芯绒制秋衣秋裤?你,你要制作这么多套?”
老太太看了后很吃惊。
灯芯绒非常贵重,可以说是奢侈品,一般都是用来制衣来彰显身份,可张风阳却全都制成秋衣秋裤,还有一整匹的印花洋布也是如此。
“对。”
张风阳点点头。
“行,交给姥姥了。”
老太太也没再多问,拿着图纸回屋里研究了。
家里一下多了三个人,更显拥挤,张风阳考虑着不行就去大队买一套宅子,大队当前空着的宅子也是有几个的,但那些他也看不上的。
那个地主大宅院倒是真的不错。
但地主大宅大队不可能卖,也不敢卖,让别人住进去都不敢,社员要是去公社举报他们都受不了的。
“风阳,找我们啥事?吃饭了?”
王春阳来了。
“风阳哥哥!”
“哥。”
昭昭和傻春紧随其后。
“你和傻春去山里砍半棵红松或者是白烨树,粗一些的就行,用爬犁拉回来,我等会要用的,抓紧时间。”
张风阳将一捆绳子和斧头递给王春阳。
“叫我来干活?”
王春阳瞪眼。
“不然呢?抓紧,我还得炖肉,回来就能吃了,晚上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