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开始,国企下岗潮便出现了。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93年的时候已经有许多效益不好的小国企工厂倒闭。
街道上有许多找工作的人。
再加上打扫卫生这活计工资并不高。
这套四合院请两个人打扫基本就够了。
一个人每个月开五百块的工资,两个人撑死一千块。
一年下来差不多需要一万二。
剩下的钱,自然是进了姚文的口袋中。
这也算心照不宣了,毕竟这套四合院都是姚文帮忙联系的,给人家一点介绍费也是应该的。
而且陈述也起了拉拢姚文的心思。
这个年代的领导司机和后世不同,姚文要是深得钟小艾父亲的喜欢,未来说不定也有可能先调岗,然后被外放,主政一方。
只要有贵人提携,那都不是事儿。
而且这个年代进入编制并不难。
……
如今这套四合院已经是陈述的私人财产了。
院子中心有个凉亭,里面还摆放了一把躺椅。
躺在竹编的躺椅上,时间也不早了,夕阳西下,那叫一个舒坦。
“你还有什么地方想逛的吗?”
钟小艾问道。
“中关村!”陈述说道。
国内有名的村子不多,中关村绝对算其中最有名的一个。
中关村刚开始只是一个小村落,后来升级成为了科技园区,再然后合并了其他村落,形成了一条街道。
这条街道有多厉害呢?
辖区内最少有5000多位科学家以及高级知识分子,光两院的院士就多达130多位!
同时,中科院的计算机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28家科研院所坐立在这里,还有数千家高科技企业落户在这里。
这里后世被誉为国内的科学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圣地和创新源地。
在90年代,想要了解互联网,最好的地方也在这里。
包括大强子之后还在这里开了一家小门店卖光盘、电脑之类的东西。
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西1500米。
这是中关村的广告牌。
引得无数人蜂拥来到这里淘金。
陈述和钟小艾来到这里逛了逛,倒是见识了不少世面。
真要说的话,中关村还真是国内现代科技发展的发源地之一,里面特别热闹。
没有在中关村浪费太多的时间,逛了逛后陈述一行人就离开了。
翌日,陈述与钟小艾分别,乘坐火车前往了杭城。
陈述还特地在杭城那边转了转,想看看能不能碰到马爸爸。
这个年代的马爸爸刚开始创业不久,去年的时候他创办了一家翻译社,只是这家翻译社的经营状况并不好。
马爸爸一边在翻译社工作,一边出去想办法挣钱,养活翻译社的工作人员。
93年的时候,正是他最累的那一年。
好在到了94、95年的时候,翻译社终于能正常运转,虽然不能挣太多的钱,但是总归能平稳运营下去。
然后马爸爸便开始创业黄页。
只是可惜,陈述去了好几个马爸爸经常出现的地方,也没见到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