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楼的茶室。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这里的茶叶都是专供的。
一位穿着黑色裙子,披着头发,化着淡妆的女人,看年纪约莫在三十岁左右,正在泡茶。
胡社长坐在椅子上,乐呵呵的盯着这位工作人员。
她虽然不是特别漂亮的那种女人,但是身上却充斥着少妇的韵味,乍一看之下,便让人眼前一亮。
“咳咳……”
意识到陈述进来了,胡社长轻咳了两声。
他端坐在椅子上,并未起身,而是朝着陈述笑了笑,“咱们的大作家来了!”
这句话明显有些调侃的意味,陈述和沪市文艺出版社有些不对付,之前还闹过几次小摩擦。
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前些年,作家出版书,版权基本被出版社买断了。
也就是说,这本书无论卖了多少万册,也和作家没太大的关系。
还是京城那位号称痞子作家的朔爷出面,和出版社拉扯,炮轰出版社。
许多出版社才逐渐开始让步,和作家谈分成。
像陈述这种,一上来就要二三十个点的作者,几乎没有。
还是协商了许久,再加上当时沪市作协下辖的《收获》杂志副总编张佳慧,也就是钟小艾的表姐出面,最后才将这事儿谈成。
15个点的版税!
对于沪市文艺出版社来说,陈述这个新人作家狮子大开口。
而对于陈述来说,沪市文艺出版社靠着《明朝的那些事儿》赚的盆满钵满,分出来的钱太少了。
按照陈述目前的预估,这本小说目前上部已经出售了快30万册,中部出售了10万册。
至于下部,目前还在紧锣密鼓的校对中。
价格的话,上部和中部,每部分为三册,每册6.5块,一部定价19.5块。
下部的话只有40来万字,分为两册,定价13块。
整套书全订的价格最终应该是在50到52块左右。
每卖出一整套书,陈述可以到手7.5块。
沪市文艺出版社打算出版整套书,在9月份左右推出精装版,先上市20万套。
陈述大概能到手150万左右。
作家的好处凸显了出来,只要有一本畅销书,基本上就能躺平了。
每年啥事儿不干,躺着收版税就行了。
就好像余大师,一本《活着》赚了三十多年,每年都能躺着收取几百万的版税。
且先不论书的深度谁高谁低,《明朝的那些事儿》总出版册数不比《活着》低,甚至还可以比《活着》多一些。
这本小说实在是太畅销了,读者众多。
“小刘啊,你先出去,我和陈述聊聊。”
胡社长挥了挥手后,穿着黑色裙子的少妇缓缓退出了门外。
然后,胡社长谈论起了正事儿,“听说你打算写新书了?”
“汉东省作协的人,嘴巴都这么松吗?”陈述反问道。
签约新书的事儿才过去了多久,就被沪市出版社的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