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 第52章 硬刚作协宿老

这些年,除了少部分爱好者外。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大部分人对于历史的了解,基本上都是基于上学时候上的历史课。

五千年的历史,浓缩在薄薄的几本书里,当然无法透彻。

这番话,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给足了前辈面子,显得不卑不亢。

会场一时安静了下来。

几位年轻一点的编辑和作家,忍不住微微点头。

“就凭你写的那几本破书,就能让人对历史感兴趣了?你也太高看自己了吧?”

沪市作协的那位老头子理事冷嘲热讽了起来,“这种戏谑历史的行为,简直是作家的耻辱,我……”

给他脸还不要脸了?

真当陈述是泥巴捏的?

而且陈述又不是沪市作协的,他加入了汉东省作协。

沪市作协这边也管不到陈述。

“现在是市场经济,先拿销量说话。”

“如果是看不惯我这人或者我这书,烦请沪市作协以及杂志社那边出台一份合同终止协议,我当然是乐意之至的。”

“汉东省作协那边数次联系我,想要连载我的小说,但是我想到最开始是和《收获》杂志合作的,所以才婉言拒绝。”

“现在看来,和汉东省作协那边多多联系,也挺好的。”

陈述笑了笑。

这个年头,凡事要以市场数据说话。

不说别的,陈述写的《明朝的那些事儿》提高了数倍《收获》杂志的销量。

连带着其他在《收获》杂志上刊登文章的作家,都获得了好处。

不仅让自己的大作传播面更广,而且稿费也更多了。

搞不懂这个糟老头子是怎么好意思说出这句话的?

“咳咳……”

这时,一位一直沉默着、气质更为沉稳的中年人开口了,他是作协的常务副会长,主抓创作研究:“老王啊,少说两句。”

语罢,他又看向了陈述,“小陈同志的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

“文艺确实需要百花齐放。传统正史写法和小陈这种通俗解读,可以并行不悖。”

“问题的关键是,在通俗的同时,能否守住史实的底线?你的作品在基本史实上,是否经过严格的考证?”

这位作协副会长明显有些偏袒陈述,话里话外,都在为陈述站队。

陈述精神一振,认真回答道:“会长您好,这一点我可以保证,书中的所有重大历史事件、时间节点、人物关系,都尽量做到了有据可查。”

“我参考了《明实录》、《明史》、《明通鉴》以及大量明清笔记野史和现代明史大家的学术著作。”

“所谓的‘戏说’,主要集中在人物心理的揣摩、细节的丰富和语言的现代化表达上,核心的史实框架是不敢、也不能胡来的。”

“如果发现有任何与可靠史料出入的地方,欢迎各位老师严厉批评,我一定虚心接受并修正。”

陈述的态度诚恳,目光扫过研讨会的这些人,最后落在了最先朝着他开炮的那位老头子面前,“但要是有人朝着我泼脏水,那我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

“还是那句话,实在不行就终止连载,解约后我发表在其他杂志刊物上,我相信其他刊物一定会很欢迎这本书的。”

“小陈啊,不用这么着急嘛。”副会长笑了笑,继续有条不紊的说道,“你可是《收获》杂志冉冉升起的一颗文学新星,张副总编数次和我聊天的时候,都会谈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