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名义:撞钟三十年,我问鼎汉东省 > 第49章 与未来的沪市首富见面

“这两天沪市作协那边想举办一个研讨会,你有时间吗?”

刘良看向了陈述。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看这样子,不像是好事儿啊。”陈述寻思道。

“当然了,沪市作协的几个副会长,对你有些意见。”刘良说道,“不过呢,这也是好事儿,有碰撞才有热度嘛。”

“另外,沪市的电视台还想采访你,这也是出版社在为你新书出版预热。”

“以及……”

“停停停!”陈述连忙打断了刘良的话,“老刘,我来沪市这边是来旅游,顺路来编辑部看看的,怎么一下子多出了这么多的工作?”

“没办法,谁让你现在是大名人呢。”

老刘指着窗外,别的不说,“要是那些读者知道你在《收获》杂志编辑部的话,我估摸着明天咱们编辑部的门槛都要被踏烂了。”

“最起码有上千人在外面,想要见你一面,催你尽快写完。”

催更?

陈述一怔,“老刘,我上个月可是发疯的写,一个月写了24万字。”

“读者肯定是不会满足的,别说24万字了,就是240万字,他们也觉得你写的慢。”刘良笑道,“不过你也别灰心,有读者看终归是好事儿。”

“总比你没办法发表,自己一个人自娱自乐强吧?”

“说句难听话,读者就是你的衣食父母,现在是市场化经济,不像之前了。”

“你的文章一旦写的不好,没人看的情况下,谁敢发表你的文章?”

这话倒是真理。

读者就是作家的衣食父母,没了这些读者,估计作家得饿死。

“那你觉得你现在更新的还多吗?一个月才24万字?”刘良发出了灵魂拷问。

“等到从沪市回去,我肯定好好写,争取一个月写30万字出来。”陈述寻思道,“不能让衣食父母失望啊。”

“哎,不对,我忽然想起来了,我多写的这些稿子,大部分都是供给出版社。”

“你们杂志社每个月不是只刊登八万字左右吗?”

杂志社这边,当初聊的是每个月提供六万字的稿子。

后来因为陈述写的《明朝的那些事儿》太火了,所以篇幅不断扩大。

基本上每一期要提供四万字稿件。

按照刘良的预估,明年的时候,差不多每个月要供稿10万字左右的篇幅。

“这……这个嘛,那你别管。”刘良笑道,“你还是努力更新吧。”

“我待会儿把接下来具体的行程打印出来,你拿着。”

“提前下点功夫,准备一下。”

“作协的那些老古董可不是善茬,有时候还真挺让人头疼的。”

刘良揉了揉脑袋,“我能告诉你的也就这些了。”

“你先在沪市逛一逛吧,到时候准时参加就行。”

《收获》杂志是沪市作协下属的机构,所以沪市作协的研讨会,刘良觉得陈述还是参加一下比较好。

虽说陈述的后台是张副总编,但毕竟张副总编估计在《收获》杂志编辑部也待不了多久。

估摸着再有段时间就会调走了。

人家来这儿是增加履历镀金的。

暂时没有适合她的岗位,所以先解决了她的级别待遇问题,再往其他实权部门调。

还是尽量不要和沪市作协发生冲突比较好。

那里面有几位老古董,别看年纪大了,待遇和级别也都在那儿呢。

最厉害的一位,还兼任内陆作协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