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可以实施

“依我看,只有将北方经济改善才行。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但要恢复北方的经济,起码要十年时间。”

“那时北方人有了求学的追求。”

“一些才华出众的考生就会随之出现。”

朱棣说道。

科举想要公平,北方经济得发展起来。

“所以说,公平把你们误导了。”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公平吗?”

“公平就是导致效率被破坏的罪魁祸首。”

“除了相对的公平,哪里来的绝对公平?”

凌峰说道。

朱棣听得一愣一愣。

公平怎么跟效率相对应?

……

朱元璋身体不由一颤。

效率被公平所破坏!

他开创大明以来,的确想为天下所有人建立一个公平的朝代。

为了这个所谓的公平,他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大明的行政和效率,还受到了影响。

毕竟,大肆诛杀贪官污吏,便严重影响了大明的行政。

当时他感觉十分不解。

现在听到凌峰的话,他才明白这是必然的。

“公平跟效率对立,说得太对了!”

“某些时候为了达到一定效率,不得不将公平放弃。”

朱元璋说道。

朱标则是有些疑惑。

他一直追求的是公平和效率兼得。

如今听到凌峰的话,这两者不可兼得。

着实有些想不明白。

……

“为了所谓的效率,必须放弃公平吗?”

朱棣不解道。

“放弃绝对的公平,追求一个比较平衡的公平。”

“打个比方,南北科举不是存在巨大差异吗?”

“那为什么不把南北分开,分别开展科举。”

“以人为限制,把南北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样不就行了吗?”

凌峰说道。

“南北分开,分别展开科举?”

朱棣一愣。

“对!”

“科举之前,可以提前把名额定下。”

“人口现在不是南多北少吗?”

“如果总共一百名,那就按照四六比例来分配。”

“北方四层,南方六层。”

“或者五五开也可以。”

“当然,还能分得更加细致一些。”

“不同的道府,名额分配不同。”

“北平府,十个。”

“山东府,十三个。”

“照这样进行,朝廷的取士,不就可以保证从各个地方选拔而来的名额了?”

凌峰说道。

“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啊?如果有些人专门跑到名额多的地方参加科举呢?”

朱棣问道。

“你以为户部统计的户籍,只是一个摆设吗?”

“所以参加科举的人,必须在自己的户籍地。”

“要作弊哪有那么简单?”

凌峰说道。

“但这样招收的进士,能力会不会有所欠缺?”

“北方的老百姓,有些吃饭都还吃不饱。”

“强行给予他们几个名额,真的可以招到合适的人……”

朱棣说道。

强行虽然达到了某种公平。

但招到的人不一定就满意。

“你是不是觉得,按照绝对的成绩来,招到的人就有能力了?”

“不过,这是下一个问题,现在还不是讨论的时候。”

凌峰说道。

按照成绩来,招到的那些人,朱元璋也不一定就满意。

那些才子们,甚至认为自己会作诗就行。

朝廷的一些制度,他们根本看不惯。

朱元璋看见这样的人,心里会更加生气。

“我明白了!”

“这样的公平,不会造成什么坏处。”

“进入朝廷了,依旧要从头学起。”

朱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