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反向思考
酒楼门口。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凌先生,你那么有智慧。”
“难道你也想不出来,一个不需要流血的改革方法吗?”
朱棣看着凌峰,露出期待之色。
二楼的朱元璋和朱标,也在仔细听着。
凌峰到底有没有好的方法呢?
“办法怎么可能没有?”
“那就是让所有人,期待改革的推行!”
凌峰微微一笑。
“所有人期待改革的推行?”
“不是总会有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啊?”
“怎么可能所有人都期待?”
朱棣说道。
“有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害,那是有一个前提,基本盘没有变化。”
“如果让基本盘发生变化,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凌峰说道。
“基本盘发生变化,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部分获得更多利益。”
“另外一部分获得利益随之减少。”
“反正大家都有利可图。”
朱棣突然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他明白了凌峰之前说的扩张。
扩张带来的好处,就是大明的基本盘会跟着扩大。
……
“同时进行扩张和改革,能避免流血的发生?”
朱元璋眉头微皱。
“父皇,如果真是这样,朝廷要做的事情会不会太多?”
“一个扩张,不但需要六部来合作完成。”
“更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边对外进行扩张,一边对内进行改革。”
“不担心国家直接分崩离析吗?”
朱标说道。
这个方法在理论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但真要实施起来,难度也是相当大!
也许没有把问题解决,反而直接把大明给解决了。
“这件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但我相信凌峰还有其他的计划!”
朱元璋说道。
……
“基本盘扩大,只是其中一项。”
“如果只是这样,还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那些勋贵和士绅的利益,跟朝廷紧紧绑在一起!”
凌峰说道。
“勋贵和士绅的利益,跟朝廷紧紧绑在一起?”
朱棣一愣。
“对!”
“就像一艘轮船在汹涌的海上,大家为了利益,必须将力量朝着一个地方使。”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投名状。”
“王伦在林冲在上山的时候,为什么非要逼着他去杀人呢?”
“那是因为,他要将林冲的后路给断了。”
凌峰说道。
他之所以如此比喻,就是要让朱棣明白过来。
洪武初期水浒传虽然还没流行。
但梁山好汉的故事,早就在口头间传诵。
林冲的故事,朱棣自然也是知道。
“一艘轮船上?”
“投名状?”
“凌先生,我明白了!”
朱棣说道。
今天这一课,他明白了很多道理。
对历史也有了新的感悟。
他在心中,甚至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
哪怕让他来治理大明,他也感觉绰绰有余。
“凌先生,大明现在改革的话,你觉得时机成熟了吗?”
“不成熟!”
凌峰摇头。
“为什么呢?”
“眼下那些权贵的利益还不稳。”
“这个时候,不正是税制改革的大好机会吗?”
朱棣担心几十年过后,那些权贵的势力会更加稳固。
那个时候再进行改革,阻力就会随之变大。
“要对大明进行税制改革,现在的确很难。”
“而且,当今皇上也怕做不成了……”
“什么?”
闻言,朱棣大吃一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