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咸鱼的她,被大领导盯上后 > 第150章 谨慎的兴奋与攻坚号角

两人快步走进刘所长的办公室。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顾不上多喘口气,老秦语气急促却条理清晰地将林窈的发现以及他们已经进行的一系列核查工作快速汇报了一遍,配合着平板电脑上展示的图表和数据。

刘所长靠在宽大的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光洁的桌面,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镜片后的眼神却锐利如鹰,紧紧锁定在老秦和林窈身上。

“数据源是全市工商注册信息库、规上企业年度报表,还有我们自己的专项调查数据,都是权威可靠的来源。”老秦喘了口气,强调道,“数据处理流程我和小林反复核对了,所有代码和操作日志都在,随时可以复现,确保没问题。”

刘所长沉默着,办公室里只剩下手指敲击桌面的轻微声响。

过了片刻,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沉稳:“稳健性检验呢?做得充分吗?”

“做了,”林窈适时接过话,声音清晰而平和,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我们更换了三种不同的模型设定,调整了关键变量的衡量方式,还把样本按不同时间段进行了分割测试,核心发现依然稳定存在。”

刘所长的目光转向林窈,带着审视:“林研究员,以你过去做审计的经验来看,这个数据链条里,有没有哪个环节可能比较薄弱?任何可能让结果产生系统性偏差的地方?”

林窈迎着他的目光,不卑不亢,语气坦诚:

“所长,从数据采集、清洗到最终建模,我们严格遵循了规范流程。

如果非要说潜在风险,可能是部分新兴行业的统计标准和传统行业不太一样,但我们在模型里已经引入了行业控制变量和专门的函数来尽量消除这种影响。

就目前来看,数据质量是可靠的。”

刘所长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极淡的、混合着慎重与喜悦的表情,那是一种“谨慎的兴奋”。

他猛地站起身,语气果断:“好!立刻通知下去,半小时后,小会议室,紧急内部研讨会!”

半小时后,经济研究所的小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专注。

除了刘所长、老秦和林窈,还有三位被紧急召来的所内骨干:理论经济专家老王、产业经济专家老李,计量方法专家陈教授

刘所长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寒暄:“今天临时把几位请来,是因为秦工和林窈同志在‘数据要素’课题里,发现了一个可能与现有理论预期不符的显著现象。

在深入探讨它的意义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确保这个发现本身是站得住脚的。

现在,请大家从各自熟悉的角度,先过一遍。林工,你主要负责回应。”

压力瞬间聚焦到林窈身上。

计量方法专家陈教授率先发问,眼神锐利:“林研究员,你们用的这个企业数据库,覆盖面够不够广?有没有代表性?数据清洗的时候,对那些特别高或者特别低的异常值,是怎么处理的?整个处理过程能完整重现吗?”

林窈早有准备,从容地调出整理好的材料,语气平稳地回答:

“陈教授,我们用的是全国工商注册企业库和知识产权数据库的匹配样本,覆盖了主要行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代表性是比较好的。

异常值处理我们采用了行业内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交叉对比,结果都很接近。

所有处理数据的代码和步骤记录都保存着,随时可以重新走一遍流程。”

理论经济专家老王接着提问,更关注内在逻辑:“按照通常的理论,数据壁垒降低应该会持续推动创新。你发现的这个‘平台期’,甚至还有点回升,从经济学的基本逻辑上,该怎么理解?

会不会是你们的模型漏掉了一些既影响数据壁垒,又影响创新效率的其他因素?比如,处在这个特殊时期的企业,是不是正好碰上了技术升级的瓶颈期?”

林窈认真听完,略加思索后回答:

“王老师提的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确实已经把常见的控制变量,比如研发投入、人才结构等都考虑进去了。

您提到的技术转型瓶颈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可能性,这很可能是一个我们之前忽略的关键因素,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验证的方向。

我们初步猜测,会不会是数据流通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数据‘有没有’,而是数据‘太多太杂’,自身的‘消化吸收能力’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