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林窈像一颗沉默的螺丝钉,牢牢钉在项目组里。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她每天总是最早到办公室的几个之一,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工位上,面前摊开着厚厚的资料和她的笔记本。
她没有找人讨论或提出各种想法,大多数时候,她只是在看,在听,在记录。
她的沉稳低调,起初让一些准备看她“有何背景”或“多大能耐”的资深同事略感意外,但很快,这种踏实作风就赢得了初步的好感。
至少,这不是个浮躁的年轻人。
这天下午,项目组召开内部讨论会,聚焦其中一个子项目的产业布局合理性。
负责该部分初步规划的是一位来自经济研究院的邓高工,他正对着投影屏幕,侃侃而谈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基于以上数据模型推演,我们认为,将A类产业作为核心优先发展,投入产出比是最优的……”邓高工语气自信。
大部分与会者或点头,或沉思,似乎认同这个主流观点。
林窈坐在靠后的位置,专注地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图表,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
她翻动着自己面前那份做了密密麻麻标注的相同报告副本,指尖在其中几项关联数据上轻轻点了点。
轮到自由讨论环节,孙秘书长环视一圈:“大家对这个方向有什么看法或补充?”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林窈抬起头,声音不大,但清晰地开口:“邓高工的分析非常系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有个小问题想请教一下,也请大家帮我看看我的理解对不对。”
她语气谦逊,用的是“请教”和“请大家看看”,瞬间将可能存在的对立感化解于无形。
邓高工推了推眼镜,看向这个一直很安静的年轻女同事:“林工请讲。”
林窈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指向屏幕上的一组支撑数据:“关于A类产业的本地配套率,报告里引用的这个35%的数据,是基于三年前的行业普查.................我在想,如果我们把这个动态变化因素考虑进去,再结合最新的上下游企业关联度分析,A类产业的本地协同效应和风险抵御能力,会不会需要重新评估一下?”
她语速平稳,没有使用任何高深术语,只是陈述了她发现的客观数据变化,并提出了一个基于事实的、开放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