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归来,林闲虽带着几分微醺。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但大脑却异常清醒,充满了对“防晒霜”这个全新领域的探索激情。
林闲深知在护肤理念尚停留在“胭脂水粉、珍珠白玉”层面的时代,要搞出真正有效的防晒和修复产品,绝不能生搬硬套前世记忆。
他必须创新手段,走结合本土材料与超前理念的创新之路。
第一步:理论武装,降维打击
书房内,烛火通明。
林闲铺开宣纸,开始进行理论推演。他当然没法跟这个时代的人解释uva、uvb、自由基这些概念,但他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本质:
“防晒,核心在于隔离与防护。修复,关键在于舒缓与再生。如战后重建要安抚伤员补充粮草,促进愈合。”
他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成膜隔离】、【清凉镇静】、【保湿修复】。
有了这个清晰的理论框架,接下来的材料筛选就有了方向。
第二步:材料筛选,就地取材玩出花
林闲化身“材料学家”,一头扎进了药铺、香铺和自家的小实验室。
基底部分,他首先排除常用的厚重动物油脂(如猪油、鹅油),太腻糊脸上跟戴面具似的,用户体验太差!
他选择了更为清爽、亲肤性更好的杏仁油作为基础油。甚至通过商队关系,搞到了少量来自西域的“神油”——霍霍巴油。
这玩意儿稳定性好,肤感绝佳,简直是天然护肤圣品。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成膜!
如何实现物理隔离?
林闲将目光投向了大自然的馈赠:蜂蜡和木蜡。
他尝试将蜂蜡和木蜡按不同比例加热融化,再与基础油混合。
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找到了一个黄金配比:冷却后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极薄、透气且几乎感觉不到的保护膜,有效阻隔外界刺激,同时又不会堵塞毛孔。
接下来,是赋予产品灵魂的功效成分。
林闲充分发挥“药食同源”和“中医智慧”,开始疯狂筛选:
他首先绿豆粉,因为这玩意能磨得比面粉还细,同时清热解暑,自带清凉buff,还能吸附多余油脂控油哑光。
然后是甘草提取液,这味药是中药里的和事佬,清热解毒抗过敏,舒缓镇静一把好手,晒后红脸就靠它安抚!
至于现代常用的芦荟汁, 这可费了林闲不少劲!好不容易托人找到几盆当观赏植物的芦荟,他小心翼翼取汁。这属于前世晒后修复神器,保湿修复能力杠杠的,必须安排上。
辅料林闲还是决定主用绿茶提取液, 用上等绿茶反复熬煮浓缩,富含茶多酚,抗氧化,抵御光老化,虽然古人不懂,但效果是实打实的!同时玫瑰精油、茉莉精油自然不能少,负责提供高级香气和辅助护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