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 > 第97章 识得忠良惊初见,偶擒敌首喜相逢

李芳枪法精准、武艺不俗,能被他郑重称作“猛人”,足见眼前这人必有过人之处。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朱慈烺收敛起目光中的审视,语气温和地开口询问:“你姓甚名谁?家住何方?”

阎应元此前未曾听清李芳对朱慈烺的称呼,只当眼前是位年少有为的明军将领,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行了个标准的拱手礼,语气恭敬:“回将军,草民阎应元,乃是通州本地人氏。”

“阎应元………”朱慈烺默念着这个名字,指尖微微一颤。

这名字像一道惊雷,猛地劈开了他记忆深处的历史尘埃。

他原本正要询问战马上的俘虏,此刻却全然忘了此事,目光死死定格在阎应元身上,心脏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江阴八十一日!抗清三公之首!那个率十万义民死守孤城、毙敌七万五千的民族英雄?”

这般念头如潮水般涌来,朱慈烺再也按捺不住,当即翻身下马,快步走到阎应元面前,上上下下仔细打量起来。

他的目光太过热切,带着难以置信的惊喜与敬佩,直看得阎应元浑身发紧,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却不敢有半分挪动。

这位年轻将军的眼神,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透。

“你说你是通州人?”朱慈烺忽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可我记得,江阴典吏阎应元……与你同名同字,你与他可有渊源?为何会在通州,而非江阴?”

阎应元被问得一愣,脸上露出茫然之色,连忙摇头:“将军说笑了,草民自出生起便在通州长大,从未去过江阴,也不曾听过‘江阴典吏阎应元’之名。许是天下间同名同姓之人较多,让将军混淆了?”

朱慈烺这才猛然惊醒,他竟忘了梳理时间线!

江阴八十一日发生在南明弘光元年,而如今仍是崇祯年间,阎应元尚未赴江阴任职。

按史料记载,阎应元本是崇祯十一年才调任江阴典吏,后来因母亲病重、南下之路被战乱阻断,才未能赴广东任职,最终留在江阴,成就了那段悲壮史诗。

想通此处,朱慈烺心中的激动愈发浓烈。

眼前这人,正是那位在历史上以“八十日带发效忠,十万人同心死义”名留青史的忠勇之士!

他曾无数次为江阴八十一日的惨烈与悲壮动容,万万没想到,竟能在自己最缺人才的时刻,与这位传奇人物相遇。

他压下心中的波澜,又问:“通州尚有明军大营驻守,建奴并未攻占此地,你为何会被建奴追杀?”

阎应元垂首答道:“回将军,草民前几日听闻昌平有故友病重,便动身前往探望,不料刚到昌平城外,便撞见建奴破城,只能仓促往回逃。路上遇到一小队鞑子,若不是李队长及时相救,草民早已命丧鞑子刀下。”

朱慈烺点点头,目光中多了几分欣赏。

危难之际仍念及故友,可见其重情重义;

面对建奴追捕能坚持逃亡,亦见其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