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英明!”
李若琏与高文采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原来皇太子早有布局,是想借施粥之事引陈演、陈明夏露出贪腐马脚!
二人心中佩服不已,连忙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生怕耽误了差事。
此时的大明,正深陷小冰河期的天灾困境。
北方连年大旱,土地龟裂,颗粒无收;
南方则水涝频发,良田被淹,百姓流离失所。
天灾叠加人祸,京师的粮价如坐火箭般飙升,如今已涨到六两银子一石。
对寻常百姓而言,一年辛苦劳作也挣不到六两银子,粮价飞涨意味着更多人要忍饥挨饿,甚至饿死街头。
可绝大多数官员勋贵对此视而不见,奸商们更是趁机囤积居奇,与官员勾结抬高粮价,大发国难财。
户部尚书侯询虽知晓民间疾苦,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国库空虚,军费、救灾款处处紧缺,他能调动的资源少得可怜。
但侯询并未推诿,回到户部后,立即将救济流民的差事交给了主事房可壮,叮嘱他务必尽心尽力,不得有误。
房可壮是个踏实做事的官员,当天晚上便主动前往陈演府上,想与他商议搭建粥棚、施粥的具体事宜。
此时,陈明夏也在陈演府中,二人正围着一张桌子,满脸得意地讨论着“施粥大计”。
“陈大人,这皇太子还是太年轻啊!”陈明夏端着茶杯,笑得眼睛都眯了,“这般肥差,竟白白落在你我肩上,真是天赐良机!”
陈演心中也颇为欢喜,却比陈明夏多了几分谨慎,连忙提醒:“大人莫要太过张扬。小太子明知你我反对施粥,却偏要让我们负责,这里面说不定有猫腻,还是谨言慎行些好。”
“大人过虑了!”陈明夏摆了摆手,不以为然,“一个七岁孩童,能有多少心机?若是真有城府,前几天也不会当场锤杀骆养性、光时亨了!这笔账,咱们还等着陛下康复后好好参他一本呢!依我看,今天小太子就是恼我们反对,故意把这繁琐的差事丢给我们,想让我们难堪,结果反倒给了咱们捞好处的机会,真是弄巧成拙!”
陈演琢磨片刻,觉得陈明夏说得有道理,顿时放下心来,哈哈大笑:“陈大人言之有理!来来来,咱们再好好合计合计,明天这粥棚该怎么搭,这粮食该怎么‘用’!”
就在这时,管家推门进来,躬身禀报:“老爷,户部主事房可壮大人来访。”
陈明夏见状,连忙起身拱手:“既然陈大人有客,在下就先回府了,明日再与大人商议。”
“不必不必!”陈演摆摆手,笑着解释,“房可壮是本官的内弟,此次前来,想必也是为了明天施粥的事,正好一起商量,也省得我再跑一趟。”
陈明夏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重新坐下:“既然如此,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第二天一早,陈演与陈明夏便下令在京师外城搭建粥棚,还让五城兵马司的士兵四处通知流民:“皇太子传旨施粥救济,流民速速前往外城施粥点领粥!”
京师的流民足有上万人,他们沿街乞讨,忍饥挨饿,很多人两天才能吃上一顿饭,不少老人和孩子早已饿毙街头。
听到施粥的消息,流民们如获至宝,纷纷扶老携幼,朝着外城赶去。
“兄弟,朝廷终于救济咱们了!快,去外城领粥!”
“是皇太子殿下传的旨!监国才三天就想着咱们,皇太子千岁千千岁!”
流民们一边赶路,一边激动地议论着,脸上满是久违的希望。
其实大明的百姓最是淳朴,只要能吃饱饭,谁也不愿背井离乡,更不愿沦为流寇与朝廷作对。
此刻,他们早已忘了家中亲人为何饿死,只记得是皇太子给了他们活下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