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九年,塞北的寒风尚未褪去,宁夏镇的城墙下却已燃起躁动的火苗。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驻守此处的大明士兵,已整整九个月未领到分毫兵饷,空荡荡的粮袋与饥肠辘辘的哀鸣,将军纪与敬畏一点点吞噬。
一日清晨,不知是谁喊了一句“与其饿死,不如讨条活路”,数百名饥兵瞬间冲破营门,手持生锈的刀枪,潮水般涌向城中的官署。
几乎在宁夏兵变平息的同时,陕西大地上正上演着更为惨烈的景象。
连续五年的旱灾刚过,蝗灾又铺天盖地而来,田地里的庄稼被啃食得只剩残根,赤地千里。
到了二月,饥荒彻底爆发,路边随处可见奄奄一息的饥民。
他们拄着拐杖,拖着浮肿的双腿,眼神空洞地扒着树皮、挖着草叶。
可没过多久,方圆百里的树皮被剥得干干净净,草叶也被采光,绝望中,“人相食”的惨剧开始上演。
夜幕下,偶尔传来孩童的啼哭,却很快被黑暗吞噬,令人毛骨悚然。
河南的灾情同样触目惊心。
南阳城外,饿殍遍野,不少人家为了活命,不得不卖掉年幼的孩子。
唐王看着眼前的惨状,心痛不已,连夜写下奏折,字字泣血。
“南阳饥民数十万,树皮草叶尽,今有母烹其女以食者,惨不忍睹。望陛下速发粮草,拯救万民!”
奏折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却如石沉大海。
此时的紫禁城,早已被各种坏消息淹没。
乾清宫内,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对着一堆奏折愁眉不展。
宁夏兵变、陕豫饥荒的奏报还未看完,又一份八百里加急送到。
流寇高迎祥、李自成率军攻破登州,名将汤九州战死,贼寇已向邓州进军!
崇祯猛地将奏折拍在案上,怒声道:“一群废物!百万大军竟挡不住几个流寇!”
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底布满血丝。
自九年前登基以来,他从未睡过一个安稳觉。
为节省开支,他废除了宫中诸多用度,龙袍上打了好几块补丁,皇后的凤冠也缩减了金银装饰。
可即便如此,国库依旧空虚,内忧外患接踵而至。
三月,坏消息再至。
高迎祥、李自成分兵进入兴安等地,随后在汉中与张献忠部会师,流寇势力愈发壮大;
四月,更沉重的打击传来。
后金国汗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元崇德,国号改为“大清”,族名改为“满洲”。
这意味着,后金不再是偏安一隅的部落,而是要与大明分庭抗礼的王朝。
“称帝……改国号……”
崇祯喃喃自语,只觉得胸口像被巨石压住,喘不过气。
内有兵变、饥荒、流寇,外有大清虎视眈眈,九年的操劳与焦虑瞬间压垮了他。
“哇——”
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溅在明黄色的龙袍上,崇祯眼前一黑,直直向后倒去。
“皇爷!”
身旁的大太监王承恩眼疾手快,一把抱住他,声音哽咽。
“您千万不要吓奴婢呀!”
殿外的文武大臣听到动静,纷纷涌入。
内阁首辅温体仁、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之极等人看到倒在王承恩怀中的崇祯,脸色骤变,齐声惊呼:“陛下!”
混乱中,张之极快步上前,伸手探了探崇祯的鼻息,感受到微弱的气流后。
他高声道:“陛下只是龙体欠佳,并无大碍!快扶陛下回宫,请御医医治!”
众人这才镇定下来,几个太监合力将崇祯抬上龙辇,急匆匆送往乾清宫内殿。
御医们围着龙床忙碌了一夜,崇祯才缓缓睁开眼睛,却依旧浑身无力,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龙床旁,太子朱慈烺、坤兴公主朱薇娖泪流满面,周皇后、袁贵妃、田贵妃早已哭成泪人。
懿安皇后张嫣站在一旁,眼圈通红,心中暗骂苍天不公。
自己幼年丧子,夫君天启帝早逝,好不容易辅佐崇祯登基,如今却又遭此劫难,大明的命运,难道真的要走到尽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