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魔修 > 第十二章 秘方,眼缘

赤焰峰,淬火房。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几座大炉隆隆开动,热浪滚滚蒸腾,众人如泡在沸水,皮肤被烫得通红。

一根根森白坚骨被凡役沉入其中,借由旺盛火力淬炼杂质。

时不时地,炉中传出噼啪脆响,那是骨料炸碎的动静。

杨峋叹口气,即便送到淬火房的骨料都是精挑细选,可架不住炉火汹涌。

十成骨料只有两成合格可做骨材,用于抛光打磨,锻造粗胚。

剩下的,要么烧碎成渣,要么烤裂废弃。

“已然到极限了。”

杨峋眯着眼睛,扫过卖力干活的众多凡役,添炭的,扇火的,个个认真,未见懈怠。

想来是因为内门许师兄,前日打杀一名凡役的缘故,这些家伙没谁敢偷懒耍滑。

“赤焰峰本月要产四十二件法器粗胚,如今还差十三件,却只剩五天。

按着惯例,淬火房要出一百六十根可用的骨材。

这进度,如何赶得完?”

杨峋只觉得头疼,哪怕他多添符钱,把淬火房中做事的凡役分成两班轮着上工。

但生产之事的关键,首先不在于人手是否够用。

自己这儿所能给磨刻、锻造两房提供的“合格骨材”就那么多。

“即便两班倒,不休息,最多加上一成,让骨料有个三成左右的成材率……”

杨峋心情烦闷,虽说内门不至于因为生产进度落后,加罪于他。

但外门四峰每年都有考评,如果赤焰峰垫底的话,各方执役的俸金和下赐皆会被削减。

而且,按着磨刻房老唐、锻造房老周的性子,他俩肯定串通到一块儿,把责任推卸到淬火房。

说是自己提供骨材数量不够,致使达不成圆满进度。

“赤焰峰的三座工房,每月极限就是三十七件。内门师兄非得夸下海口,想在隋长老那边讨个乖,苦头却让我们来吃。”

杨峋满腹牢骚,尤其内门下来的许阎许师兄,也不晓得吃了哪门子的火药一点就炸。

尽管打杀凡役之后,给予符钱赔偿。

可自己还得耗费精力与时间,另外再招人手补上。

“一团乱麻,糟心得很!”

杨峋背着双手,人在淬火房转一圈,随后慢悠悠回到二层,靠在躺椅上打盹儿。

身后有道童扇风,旁边方凳摆着干果吃食。

倒是安逸。

铛铛铛!

观澜峰的钟声由远及近,传入淬火房。

放工的时辰到了。

杨峋抬起眼皮,好似睡了一觉。

他陷在垫着虎皮的宽大摇椅里,晃晃悠悠道:

“真是年纪大了,动不动就困就乏……嗯?”

杨峋正要坐起来,眼睛余光一瞟,见着裹身灰扑扑道袍的少年站在楼梯口,垂手侍立。

他认得对方,正是赤焰峰的凡役姜异。

对方常在淬火房上工,扇火添炭颇为刻苦,做事也很踏实勤勉,是个可堪一用的耗材苗子。

杨峋说道:

“放他过来。”

道童遵命,侧身让开。

姜异低头上前,恭敬行礼:

“见过执役。”

这位掌管淬火房的老执役长脸秃眉,鹰钩尖鼻,天生凶相。

一看就不是好说话,好打交道的角色。

淬火房中的凡役,往常见着对方,那都是打哆嗦。

“嗯?你有何事?”

杨峋抬头打量,眼中闪过讶异之色。

咦,练气二重了?

赤焰峰上的凡役,年岁小到十四五,大到三四十。

面前这个少年让他有些印象,其人应当没过十八,却已经是练气二重。

一边做凡役,一边还能修炼,挺不容易。

姜异开口道:

“我想与执役禀明些情况。”

杨峋素来不喜欢与凡役闲扯,换成旁人直接就撵下去了,可他瞅着姜异眉宇稚嫩,目光有些恍惚,难得多出耐心。

“说来听听。若是又要告假,老夫决计不允,淬火房正缺人手,容不得休息。”

见到姜异已至练气二重,杨峋先入为主,以为对方打算告假,积淀修为,巩固体魄。

毕竟练气十二重楼,每往上挪一步都极为不易,须得好好珍惜,每次打牢根基的难得机会。

姜异先是躬身拜了一下,随后不卑不亢,条理分明陈述道:

“回禀执役,姜异并非是想告假。这阵子上工勤了,我常常负责扇火,发现骨料品质存在参差,有时候火势猛了,骨料便裂碎,可火势过小,杂质就多,磨刻易断。”

杨峋面皮微动,目光凌厉,斜斜瞥了姜异一眼:

“你倒是心思细,善观察。你说得没错,淬火房的骨料,往往十成只能出二成,问题就出在‘控火’上面。”

“这就是练气五重么?”

姜异浑身发紧,好似过电。

刚才一瞬间,躺在摇椅里的杨峋,宛若凶焰熏天的座山雕,令人惊悸慌神儿。

“此子确有几分静气。可惜了,是个凡役之身。”

杨峋心思起伏,稍稍坐直,从旁抓了一把干果,放进嘴里慢慢咀嚼:

“淬火房最稀罕的凡役,便是晓得控火的老手。但,哪怕上工十几年,很多人也不一定把握得住分寸。

况且,一两个老手不会让生产进度快出多少。说到底,骨料参差,不好判断,四个时辰的苦功夫下来,勉强维持不出差错就算很尽心了。”

杨峋再次做出推断,认定姜异过来是表现自己,企图在自己面前讨个好印象。

想到这里,这位淬火房执役那点儿耐心迅速消退,摆手就要打发走对方。

“执役所言极是,老手懂得控火,最多让做工轻松些,无法真正影响淬火房中的生产快慢。”

姜异抢在杨峋张口之前,赶忙说道:

“不瞒执役,我在山下之时,因喜好杂学,看过不少相关书籍。

当中有本《火工杂记》,记得尤为清楚,里面曾写过一种‘催化之术’,可令火力焰温平稳恒定,且更易烧化杂质……”

杨峋偏过头,终于正眼看向姜异。

他的态度发生变化,似乎来了兴致:

“哦?你细细说来。”

成了!

迈向人材的第一步!

姜异屏息凝神,把天书示下的“秘方”娓娓道出:

“书中写明,如果取‘寒水石’与‘灰磷粉’以三比一混合,可让火焰平稳不急不躁。

我苦苦思索,结合做工观察与经验积累,稍加改动了一些。

倘若每次开炉,先引火扇风预热一刻钟,再将备好的催化之物投入底部,应当能使骨料的合格几率,添个三成左右。”

杨峋掌管淬火房足足三十年之久,对三座工房的种种步骤了然于胸。

他一听便知姜异献上的“秘方”并非胡诌,双眼顿时发亮。

“寒水石、灰磷粉,这些料倒是不难凑。”

杨峋眼中的欣赏之色愈发浓郁,且还掺杂着一丝惊异和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