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中,没有想象中的威压,更没有横眉冷对。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只有一张小饭桌,袁妃正从食盒里端菜,还有正在向他挥手的皇帝。
“国公快坐,陪朕用膳。”
“臣,张维贤拜见陛下,拜见袁妃娘娘。”
“平身,免礼,快坐。”
这一刻的气氛更像是寻常人家饭点赶上客人上门。
袁妃微微颔首,替崇祯摆好了菜后悄然退下。
御书房里,只剩皇帝与英国公。
张维贤并不轻松。
他知道,这位年少的君王不是请他吃饭。
而是,要他表态。
对这位英国公,后人褒贬不一。
有人说他中立,也有人说他圆滑。
唯一确定的是,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忠诚的。
但崇祯心里清楚,他不是忠于君王,也不是忠于天下。
他忠于的是自己的利益。
这位国公很强。
连魏忠贤当年最猖狂之时也不敢招惹他。
东林党、言官,从来不敢弹劾这位英国公。
就是这样的强人,在历史上却没有给崇祯多少助力。
反倒是他的孙子张世泽在北京城破那夜,拒降,被乱刀砍死。
忠烈是有的,只是太晚。
崇祯当然明白这位国公的心思。
他怕。
怕朱家的皇帝。
就在英国公入御书房前,崇祯才刚看完一批由方正化亲自从皇史宬搬出的秘档。
那是皇家绝密。
看完那些记载,崇祯明白他在怕什么,朱家人,确实有卸磨杀驴的传统。
崇祯轻抿一口酒,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一桩小事:
“朕昨日见了孙承宗,问起东江毛文龙之事。
国公乃大明肱骨,又领京营重权,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语速缓慢,声线柔和。
也正因如此,让张维贤猜不透他的用意。
张维贤连忙起身陪饮,斟酌着答道:
“启禀陛下,东江对辽东战局至关重要。欲复辽东,必先稳东江。”
崇祯轻轻点头。
“不错。毛文龙,是钉在皇太极心口的一根刺。若无他,建奴早该长驱直入。”
话锋一转。
“但朕听闻,毛文龙谎报兵数、劫掠商船、抗诏不奉有不臣之心。国公以为,朕该如何处置?”
这话一出,让英国公心头一沉。
陛下说的,不是毛文龙是否有不臣之心,而是确定他有有不臣之心,要如何处置。
张维贤知道,这并非谈论毛文龙,而是在借题试己。
毛文龙拥兵自重,玩的是中立。
自己稳坐中枢,玩的又何尝不是中立?
陛下真正问的是,朕若要收权,像这种中立之人该如何处置。
张维贤缓缓起身,低头躬身道:
“陛下,臣以为毛文龙并无不臣之心,其所行,不过自保而已。”
崇祯淡淡一笑,语气如冰:
“自保?
怕朕杀他?
那他更该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崇祯顿了顿,似笑非笑:
“国公,朕说得可对?”
御书房中,烛影微摇。
崇祯再次端起酒杯,像张维贤一举,淡淡一笑。
张维贤连忙俯身,一饮而尽。
他明白,今日这杯酒,不是敬,而是逼。
陛下要他表态。
事到如今,他已别无选择。
要么硬扛,被皇帝视作绊脚石,
要么俯首,倒向皇权。
他原想着以退为进,辞去京营提督之职,
可崇祯却先一步开口。
“世人常言,心有灵犀不言自通。”
崇祯的声音平静,却透着一股森寒。
“可朕却不这么认为。”
他顿了顿,似是在追忆,又似在冷笑。
“当年叔高祖朱文正,抵挡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坚守八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