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一枚刚刚从东北运来的步枪子弹,递到何敬之面前,语气铿锵:“弹药不是问题,我部有敢死之士,纵无中央一弹一粮,粤军亦能与仇寇血战到底!”
何敬之面色铁青,悻悻离去前扔下警告:
“总座会很失望……你好自为之。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当天下午,常申的第二封电报如期而至。
语气已如最后通牒:“着粤军于二十四日前撤出铁沪关,违令则以抗命论处,断绝一切补给。”
火盆中,跳跃的火焰吞噬了电报纸。
陈真如面向麾下所有营以上军官,声音沉静却如惊雷:“抗命,我一人担当!但沪城,一寸不让!”
“谁欲西撤,现在便可离去,我陈真如绝不阻拦!”
“但留下者,需与我在此地,与倭寇决一死战!”
“守沪城!杀鬼子!!!”
震天的怒吼,几乎掀翻司令部的屋顶。
大战前夕,粤军秣马厉兵。
在东北军顾问韩光第等一百五十名军官的指导下,整个沪城防线飞速蜕变。
铁沪关内,依托街道楼宇,构建起一个个致命的“十字掩体”;血浦口滩头,挖掘反坦克壕,布设地雷;江湾预设阵地,炮兵坐标被反复校订。
实弹训练昼夜不停,子弹的消耗量惊人。
蔡贤初视察靶场时,看着那密如蜂巢的弹孔,慨然道:“有此火力,巷战之中,我一人可挡倭寇数人,再不必以血肉之躯硬撼其锋!”
12月23日,危机爆发。
清晨,东瀛驻沪总领事村井仓荣手持“最后通牒”,气势汹汹闯入司令部,限粤军二十四小时内撤出铁沪关,解除血浦口武装。
陈真如负手立于窗前,望着操场上那些年轻而坚定的面孔,头也不回地冷声道:“沪城,是华夏之土。粤军,守土有责。”
“欲让我等撤离,除非,踏着我全军将士的尸首过去!”
村井愤然离去,战火一触即发。
当日下午,常申的第三封电报,竟由他亲自拟稿,字里行间尽是“相机后撤”、“保存实力”的告诫。
陈真如阅后,面无表情地将电文递给参谋,只说了两个字:“存档。”
他转向蒋憬然,目光决绝:“他怕他的,我打我的。”
“传令各师,今夜,枕戈待旦。”
次日,正午。
沪城的街道上飘着细雪。
小贩们推着车叫卖,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闹,突然,一阵尖锐的引擎轰鸣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近。
“快看天上!”有人指着虹桥方向,大喊一声。
街上的人纷纷抬头。
只见十二架银灰色的战机编队飞来,机翼上的五角星在阳光下闪着光,像十二只展翅的雄鹰。
战机飞得很低,引擎的轰鸣震得窗户玻璃嗡嗡作响,机身上“游隼”的字样清晰可见。
“是东北军的飞机!”一个穿学生装的年轻人跳起来,挥舞着手里的小国旗,“东北军来帮咱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