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军装时,张汉卿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墙上的库存报表,一个模糊的念头突然闪过。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若是南方局势有变,这些堆积如山的军火,或许正是某些人急需的物资?
他加快脚步,第一次对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产生了强烈的期待。
……
初冬的夜风已有刺骨寒意,但西花厅内却暖意融融。
陈真如——这位统率着三四万粤军的领袖,此刻正坐在张汉卿对面。
他年近五旬,眉宇间透着岭南人特有的刚毅。作为北伐时期“铁军”的缔造者之一,他率领的部队素以善战著称。
更难得的是,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在国府内各派系间保持着独立姿态,是少数敢于公开质疑常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高级将领。
粤军虽然隶属于中央军,但却不是常申的嫡系。甚至在整个国军序列中,都属于被打压排挤的对象,处境并不好。
而且听闻,他们最近被调去了沪城。
陈真如脱下深色呢绒大衣,露出里面的青灰色长衫,对着眼前这位年轻的东北统帅拱手道:“副总司令,东北军三月前力挫倭寇,扬我国威。”
“陈某在南方闻讯,每每思之,都不禁热血沸腾啊。”
张汉卿从紫檀木书案后起身,唇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真如先生过誉了。”
他特意在“真如”二字上稍稍加重了语气,果然看见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讶异。
“倒是您,”张汉卿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如刀,“不在沪城整军经武,以防宵小,怎有闲暇到这苦寒之地的市井之间体察民情?”
陈真如闻言,不禁抚掌长叹:“汉卿先生果然明察秋毫。”
“实不相瞒,陈某抵奉三日,未敢即刻叨扰,却是在周围走了走,看了看。”
他望向窗外,语气渐渐深沉,“闯关东的流民有了自己的田地,工厂里的工人在为‘咱东北自己的坦克’而自豪。”
“这种万物竞发的勃勃生机,与我在关内所见,截然不同。”
他转回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张汉卿:“我原本不解,一支军队为何能爆发出如此战力。”
“但见了您的‘民会’,见了百姓眼中的光,我方明白,您这里有‘根’。这,正是我粤军弟兄们所求而不得的。”
“民为兵之本,兵为民之盾。”张汉卿轻轻颔首,示意对方继续。
陈真如神色骤然凝重:“想必您也听说了,近期我部奉调沪城,名为驻防,实为弃子。”
“东瀛在东北受挫,其在沪上的浪人与水兵挑衅日甚。沪城乃国家经济命脉,万不能有失。然我部孤悬在外,内无强援,外临强敌……”
他深吸一口气,“此来,实为将士们寻一条生路,为沪城求一线生机。”
其实常申早就嗅到了沪城的火药味,如今把粤军这种“刺头部队”调过去,就是存了借刀杀人,让其跟鬼子拼个两败俱伤的念头。
这跟两年前撺掇张汉卿武力夺回滨绥铁路的计谋,如出一辙。
还真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好手啊。
张汉卿心如明镜,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沉吟不语。
粤军这是来求援了。
三十万东北军正在换装,淘汰下来的辽十八、捷克式机枪堆积如山,正是缺个大客户来回血。
奉天兵工厂的新产线要扩充,海军那吞金兽还眼巴巴等着新舰……这或许是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