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104章 潜蛟级潜艇

张汉卿一边想着,走下舷梯,来到潜艇旁,在卡尔森的陪同下弯腰钻进舱门。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狭窄的空间里,水兵们正擦着鱼雷管。

卡尔森弯着腰,走在潜艇里显得有些磕磕碰碰,但还是尽职的热情介绍道:“张总司令,这款潜艇本来可是日耳曼帝国订购的,我们顶着很大压力才把它卖到您手中。”

“它长80米,排水量??500吨??,装备了两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搭载水雷及磁性水雷,可执行破交、布雷等多种任务。”

“水面最大航速??18节,最大续航里程可达1000海里。水下最大航速10节,电池可支持它全速前进72小时。 ????”

“买到它您绝对不会后悔的,我们公司愿意与您建立长远的友谊,将来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仅供参考

张汉卿闻言嘴角一扯,有些无语。

说实话,要不是他舍得砸钱,卡尔森身为大意国人,肯定不会主动把芬兰舰艇卖到东方来的。

单是卡尔森联系这两艘潜艇所收取的“介绍费”,就有20万美元。

不过他没有反驳,而是视察一圈后离开了潜艇,返回岸上。

剪彩仪式非常简单,不一会就结束了。

雾彻底散了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

张汉卿坐在码头的石墩上,身边围着沈鸿烈和卡尔森。

海风卷着船厂工地的钢筋声过来,后者指着不远处的船台:“少帅,葫芦港造船厂已经开始改造了,计划先扩3个船台,能造500吨的船,以后还要建船坞,修驱逐舰都没问题。”

“先造民用货轮。”张汉卿接过他递来的规划文件,“500吨级的,运肇州油田的原油,模块化设计,打仗时加装机枪和深水炸弹,就能当武装运输舰。”

他顿了顿,又看向卡尔森,“培训得跟紧点,大意国的团队不光教操作,还得教维护,以后这些舰的零件,咱们得自己造。”

卡尔森点头:“我留5个技师在这,教你们修柴油机、校准主炮,月薪100银元,怎么样?”

“没问题。”张汉卿笑了,“再给我们两套潜艇备件图纸,以后咱们还能合作造新艇。”

卡尔森点头答应,起身去安排。

沈鸿烈递来份舰队清单,“少帅,‘海圻号’舰龄35年,航速只剩12节,‘江亨号’续航才500海里,留着没用,不如拆了,钢材运到船厂当原料。”

海圻号是上个世纪从不列颠购买的老式穹甲巡洋舰,虽然排水量有4300吨,高居全国第一,还安装了203毫米舰炮,但实际上已经完全落伍。

真拉到战场上,它连鬼子海军十年前退役的浅间级装甲巡洋舰都打不过。留着它,妥妥的面子工程,还要耗费人力财力维护保养。

要不是之前顾忌改革海军会影响士气,他早把这艘船拆了。

好在如今打赢了奉天保卫战,还跟东瀛签订了停战协议,所以短期内不用担心发生大规模冲突,正好借这个机会淘汰老弱,降本增效。

张汉卿接过清单,沉吟片刻后点头:“拆,不光拆这两艘,‘镇海号’改成浮动维修平台,带30个技工,潜艇在海上出问题,不用回港就能修。”

他抬头看向海面,“咱们现在不用搞大舰队,先把葫芦港的防线筑牢,潜艇盯水下,驱逐舰巡海面,岸防炮守港口。等船厂升级完,就能自建几千吨级的货轮了。”

虽说在民用船只上,目前依旧是“造不如买”的情况,但长期依赖从国外购买船只,东北的船舶工业体系迟早荒废。

因此即便是赔着钱干,也得先靠民用船只的订单维持住生产。

这样等将来陆军空军兵强马壮之后,想升级海军才不会抓瞎。

后者对此十分赞同:“说得对,兵工厂已经在研发120毫米舰炮了,以后咱们的驱逐舰,主炮不用再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