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62章 招揽人才的进展

“是穆勒先生吧?”张汉卿认出他。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这位日耳曼机械工程师原在鲁尔区的工厂上班,去年工厂裁员,走投无路时看到东北的招聘启事,带着全家来了奉天。

他笑着走上前,目光扫过穆勒手里的图纸:“听说你在改进兵工厂的机床齿轮?”

穆勒眼睛亮了,连忙展开图纸:“是的!原来的齿轮磨损太快,我试着改了齿形,现在耐用度能提高30%!而且……”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感激,“这里的工资是我在家乡的两倍,还配了带暖气的房子,孩子能去新建的国际学校,太太每天能去市场买新鲜的牛奶。”

“在日耳曼,我们连食物都要排队抢,您是不知道那边面包有多贵。”

张汉卿点点头,露出了然的笑容。

他跟着穆勒走进小楼,实验室里摆着几台锃亮的机床,几名金发碧眼的工程师正围着一台设备讨论,见他进来,都停下手里的活。

“汉斯,你不是说想把家人接来吗?”张汉卿看向角落里的年轻工程师,汉斯是奥地利人,之前在维也纳的机械厂当学徒,经济萧条后失了业。

汉斯挠了挠头,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总司令,已经在办手续了!”

“我给家里写了信,说这里有单独的宿舍,每月还有补贴,我妹妹也想来东北的纺织厂做工,她在维也纳连工作都找不到。”

刘鸣九在一旁补充:“少帅,咱们给每位人才都配了生活助理,帮他们办签证、找房子,还在安置区建了杂货店、医院,连面包房都是按欧洲口味开的。”

张汉卿点点头,又往生活区走。

路过一栋小楼时,看见个穿连衣裙的女人在院子里种菜,身边跟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

“那是史密斯太太,她先生是米国来的化工专家,之前在匹兹堡的化工厂上班,工厂倒闭后过来的。”刘鸣九介绍道。

史密斯太太见到他们,热情地迎上来,手里还拿着刚摘的西红柿:“总司令!您尝尝,这是我自己种的,比别人家的甜!”

“我先生说,东北的化工实验室比他以前待的舒适,上周还收到了额外的科研补贴。我们打算在这里长期住下去了。”

小女孩抱着个布娃娃,怯生生地看着张汉卿,史密斯太太笑着说:“她昨天还跟我说,想在东北上大学呢!”

一路走下来,张汉卿听到的都是满意的声音。

日耳曼工程师夸待遇好,米国专家赞实验室设备齐全,勃烈的技术员说孩子在国际学校适应得很好。

走到安置区的广场上,他停下脚步,拍了拍刘鸣九的肩膀:“鸣九,你做得不错。”

“安顿好一个人,就是安顿好一颗心。这些专家,是我们东北工业发展的‘种子’,未来能长出参天大树。”

刘鸣九却叹了口气,眉头微微皱起:“少帅,这些小人物好招,可咱们‘星火计划’要的大人物,还是没进展。”

“上个月给爱因斯坦先生发了邀请函,到现在都没回信;还有薛定谔教授,他的助理回信说,他更愿意留在欧洲,觉得东北太遥远,也太落后。”

“这些学术泰斗,看重的是学术环境、科研氛围和同行认可,我们东北……在他们眼里,恐怕还是片荒漠。”

此时,夕阳的余晖给花园里的菊瓣镀上了一层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