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拥兵三十万,我东北军誓死抗战! > 第50章 精准的情报

张汉卿站在桌前,摊开一张全国地图。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看着中原区域,面露思索。

现在才29年5月,但关内已是战云密布,硝烟将起。

自去年东北易帜、名义上归附金陵后,夏国表面的平和之下,仍是军阀割据的暗流汹涌。

以常申为首的中央军,与地方实力派西北军、晋绥军、桂军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削藩”与“反削藩”,成了这场即将席卷中原大地的空前战争的本质。

导火索源于常申的编遣会议计划,旨在裁减各地非嫡系军队,这直接触动了冯、阎等人的命根子。

双方唇枪舌剑,电报往还,互斥异心,关系降至冰点。至今年5月,谈判彻底破裂,军事冲突一触即发。

局势对常申的中央军而言,并非乐观。

冯玉翔的西北军素以骁勇善战、吃苦耐劳著称,兵力雄厚,足有四十万,控制着豫、陕、甘等地。

此时正虎视眈眈,准备联合晋绥军,沿陇海线东进,威胁金陵的腹心地带。

一旦冯、阎联军形成,兵锋直指彭城、江城,中央军将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

整个夏国的目光都聚焦于中原,一场决定未来格局的大战,已能闻到刺鼻的火药味。

而在关外的奉天,张汉卿,这位手握三十万重兵的新主,他的态度,在此时显得至关重要。

与“人多武器差”的西北军不同,东北军在这个时代火力配置堪称豪华,也是唯一一支海空力量完全碾压中央军的存在。

无论是常申还是冯玉翔,都曾派来密使,许以重利,希望能争取这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然而,张汉卿对双方都保持了距离,他以东北内部整顿、国防紧要为由,暂不介入关内事务。

这看似中立的姿态,却让关内两大集团都不得不分出精力来防备这支雄踞东北的“第三方”力量。

此时的张汉卿,正负手立于地图前。

他目光沉凝,仔细权衡着出手的利弊。

即便没有他插手,常申也会是这场冲突的最终赢家。可若任事情沿原轨迹走,不知会有多少无辜百姓死在这场内斗里。

虽说关内越乱,东北越能吸纳流民,可这种丧良心的事,他断不会主动推波助澜。

终究同是夏国血脉,他不忍见国力与民生尽数虚耗在这无谓的内斗之中。

念及此处,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超忆症带来的庞杂史料在他脑中清晰无比地展开。

中原大战的每一次关键转折,各方将领的用兵习惯,乃至那些决定战局的细微疏漏,此刻都成了他掌中最精准的筹码。

“叫刘处长带密码本来。”他头也不回地对副官谭海吩咐道,声音平静。

片刻,秘书处长刘鸣九疾步而入,手中捧着专用的密码本和电报纸。他敏锐地感觉到,少帅身上正散发出一种运筹帷幄、藏锋于鞘的强大气场。

张汉卿转身,语速平稳:

“急电,呈金陵常公。”他稍作停顿,给予刘鸣九准备的时间。

“电文如下:据可靠谍报,五月中下旬,冯部孙良诚、庞炳勋两师,必沿陇海线东进,意图与晋绥军会合。”

“其先锋为新编之旅,战力孱弱,且辎重车队随主力行进,缺乏单独警戒。”

“黑石关两侧,山高谷窄,地势险要。若中央军能于此预设伏击阵地,以山炮轰击其辎重序列,同时遣精锐骑兵快速迂回,断其归路,可一举击溃其先锋,挫败其东进联晋之图谋。”

“此役若成,当可大幅减少我军伤亡,早日底定华北战局。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