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手伸得真长。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张汉卿轻笑一声,不慌不忙地口述回电:
“复常公:东北军此番编练,正是为贯彻中央收回路权之决心。”
“滨绥铁路事关重大,熊国守备力量不容小觑。我部若无充足准备,贸然行动,恐遭挫败,届时损兵折将事小,折损中央威信、贻笑国际事大。”
“故特此编练精锐,以期一击必胜,绝非另有所图。一切皆为国府,望常公明鉴。”
他将“旅改师”的既成事实,巧妙的包装成为了执行常申“武力收回”指令而做的必要准备,堵得对方一时无话可说。
不过常申不愧是老狐狸,当天下午就发来回电。
电文最后部分,才真正露出了常申的算计。
他仿佛不经意地提起:“近闻肇州油田勘探颇有成效,储量惊人,此乃国家之幸。”
“若能以油田部分收益为筹码,与熊国谈判,或可和平赎回路权,兵不血刃而收全功。若熊国仍不识时务,再行雷霆手段,亦为时未晚。”
看到这里,张汉卿眼中的冷意几乎要凝结成冰。
“好一招驱虎吞狼、一石二鸟之计!”他心中冷笑,“拿我东北的油田收益去填他的外交窟窿?”
“成了,路权收回,他脸上有光,还能插手油田;败了,或是谈判破裂导致兵戎相见,流血流汗的是我东北军,消耗的是我东北的元气。”
“他金陵坐山观虎斗,无论胜负,都能借此削弱我,真是打得好算盘!”
他几乎能想象到常申在南京官邸里,盘算着如何让东北军与熊国远东军碰撞,最好两败俱伤,他好从中渔利。
沉吟片刻,张汉卿心中已有对策。
既然你常申想“谈”,那便“谈”!
他再次口述回电,语气变得极为“诚恳”:
“常公深谋远虑,以油田收益换路权之策,实为老成谋国之见,汉卿佩服之至。为避免生灵涂炭,此和平途径自当优先尝试。”
“汉卿即刻责成相关方面人员,以此为基础,与熊国方面展开接触谈判。”
“然此类谈判牵扯甚广,非一朝一夕可成,需仔细斟酌条件,反复斡旋,望中央能予我东北方面充足时间与信任,勿操之过急,以免欲速则不达。”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表面上完全接受了常申的“提议”,甚至表现得更加积极稳妥,实则将一个“拖”字诀运用得炉火纯青。
他将立刻开始“谈判”,但这谈判要谈多久,条件如何磨,那就由他说了算了。
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中原大地即将燃起的烽火。
“谈吧,慢慢地谈。等你常公被仲原大战缠得焦头烂额之时,哪里还有精力来管我东北如何‘斟酌条件’?”
他将电文交给秘书:“即刻照此发往金陵。”
秘书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