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东北军的编制,虽说有些松散,但旅级单位机动灵活,也用了这么多年了。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突然改成师级,怕是会引起不少议论。”
东北军一直都有师级、军级作战单位,但长期以来的习惯是以旅作为基础战斗单位。
简单说,就是一个旅就能独自打一场小型战争。
张汉卿放下手中的钢笔,指了指墙上的东北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关东军的驻地。
“孝侯,你在直军待过,该知道部队编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说说,咱们一个混成旅多少人?”
“四千到六千不等。”于学忠回答得很干脆。
“那关东军一个联队呢?”张汉卿追问。
“满编三千八,”于学忠愣了一下,“但他们的装备比咱们好,有重机枪,有山炮……”
“不光这些。”张汉卿打断他,“他们的第二师团,满编应有两万多人,配着坦克、重炮,还有飞机掩护。咱们一个旅,顶得住人家一个联队吗?”
于学忠沉默了。他参加过直奉战争,知道鬼子的战斗力有多强。
“这就是问题所在。”张汉卿语气凝重,“现在咱们的师,说是师,其实也就辖两个旅,装备、训练参差不齐,真打起来,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关东军要是发难,他们的师团一压过来,咱们这些分散的旅,就是人家嘴里的肉。”
于学忠眉头皱得更紧了:“可旅改师,牵扯太大了。兵员补充、装备调配、将领任命,哪一样都不容易。再说,那些旅长们,怕是也不愿意被整编。”
“难也得改。”张汉卿语气坚定,“孝侯,你还记得直奉战争时,咱们的部队是怎么被吴佩浮的精锐打垮的吗?”
“就是因为编制混乱,指挥不一,人家一个师冲过来,咱们几个旅各自为战,根本挡不住。”
“还有个最关键的问题,咱们一个旅,重火力数量不够!”
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份文件递给于学忠:“这是兵工厂的产能报告和我们的弹药储备估算。”
“孝侯兄再看,以旅为单位分散配置,每个旅能分到多少重机枪?多少门山野炮?弹药又能支撑几天高强度作战?”
于学忠翻阅着文件,眉头越皱越紧。
数据冰冷而残酷地揭示了东北军“外强中干”的实质。
张汉卿语气沉痛,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所以,不能再以旅为基础了!我们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铁拳!”
“‘旅改师’,绝非简单扩编,而是要构建能独立遂行战役任务的基础战略单位。”
他走到于学忠面前,目光锐利:“关东军在东北的驻军,早就完成了师团化部署。咱们要是还抱着旅级编制不放,等他们真打过来,就是第二个直奉战争。”
“到时候,别说保不住东北,咱们这些人,都得成亡国奴。”
于学忠心里一动,想起了那些关于关东军演习的报告。
“少帅的意思是,旅改师,不只是改个名字?”
“当然不是。”张汉卿摇摇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你看,我打算把现在的混成旅整合一下,每个师辖两至三个旅,满编一万二到一万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