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至略显诧异:“此举…似乎也并非全无道理?”
“道理?”张汉卿冷笑,“凤至,我对金陵那套把戏,没有一星半点的信任。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对待常申这光头,无非是虚与委蛇。”
“就连易帜,也是出于国家民族之大义,而非真要去给他当什么劳什子的边防军总司令。我若信了他的话,只怕会被坑得连裤衩都不剩!”
他顿了顿,神色恢复冷静:“如今大敌当前,关东军磨刀霍霍,一切改革当以提升战力为优先。此类更名之事,于强军御侮有何裨益?”
“奉天之名沿用已久,并不会折损将士半分士气!难道名字不改,新时代就不来了?”
他即刻让谭海回电,直言拒绝,措辞干脆,不留商议余地。
晚餐后,他未作休息,直接回到办公室。
兵工厂的钟毓灵已经在门前等着了。
后者近期经常来帅府,跟他探讨军工技术方面的问题。
办公室内,两人摊开图纸,就新型“狂风”重机枪的细节再度推敲起来。
旁人皆以为少帅如此重视此枪,乃是为了增强步兵的远程压制火力。
唯有张汉卿自己清楚,他构思“狂风”的初衷,绝非为了对付步兵。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看到了未来战场上鬼子必然会投入的钢铁怪兽——那些薄皮却猖獗的九五式超轻型坦克,甚至可能出现的八九式中型坦克。
他绝不愿看到自己的士兵们只能抱着炸药包,以血肉之躯去硬撼那些铁坨子的悲壮场景再次上演。
原有的37毫米反坦克炮虽然威力够,但产量低、机动差,大部分连级部队连一门都分不到,根本无法有效应对坦克威胁。
他最初想过仿制毛熊或日耳曼的大口径反坦克步枪,轻便易产,适合配属基层。
但旋即他想起一个关键:鬼子的坦克,尤其是那豆丁般的九五式,装甲薄得可怜!有时7.92毫米穿甲弹在近距都能将其洞穿!
既然如此,何必专门研制反坦克步枪?
一挺威力足够、能发射12毫米大口径钢芯穿甲弹的重机枪完全足以胜任!
它采用六十发不可散弹链,并每隔五发穿甲弹,便压入一发曳光弹!如此,在持续射击时,炽亮的弹道能清晰为射手指示目标,极大提升命中率。
他几乎能想象到,若鬼子敢开着那些薄铁皮棺材上阵,“狂风”炽烈的弹流将如何把它们连同里面的乘员一起撕成碎片!
而且这种供弹方式,比92式重机枪的三十发弹板好用多了。
跟12毫米的“狂风”相比,7.7毫米的“野鸡脖子”只能算是轻机枪。
不仅如此,只需稍调枪架,“狂风”的巨口便能昂首对空,对付鬼子那些同样皮薄,甚至是号称“空中打火机”的战机。
它集反装甲、防空、反工事、压制步兵于一身,其综合效能、机动性与生产成本,远非笨重的37炮可比。
虽然产量不会像捷克式那样庞大,但张汉卿决心将其打造为营连级部队最坚实的火力支柱,与迫击炮构成曲直相辅、无死角的火力网。
张汉卿的一番解释,让钟毓灵茅塞顿开。
一番交谈下来,后者看向他的目光崇拜之色更甚。那眼神,搞得他都要怀疑后者有龙阳之好了。
送走了钟毓灵,他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王永江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