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卿似乎早料到他会有此反应,不紧不慢地抬手虚按了一下:“翁部长,别急。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你不如先看看优化后的火炮性能指标,再与我提意见不迟。”
翁之麟强压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深吸一口气,低头仔细阅读那两份被他视为“疯狂”的火炮方案。
他看着看着,呼吸渐渐变得粗重,室内不时响起他和其他工程师讨论的声音。
77毫米“野榴两用炮”:取消穿甲弹,专注两种高爆弹,一种追求极致射程压制炮兵,一种追求大装药量和曲射功能打击工事和步兵集群。
简化结构,提升月产量。
150毫米远程榴弹炮:专精远程覆盖,舍弃穿甲,全部力量集中于高爆弹,追求一击瘫痪敌军指挥中枢和重炮阵地。
他和身旁的两位资深炮厂工程师交头接耳,手指飞快地在纸上计算、验证,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汗。
单是一个“野榴两用炮”,就够让他们抓耳挠腮了。
这款炮的远程尖头高爆弹,全装药射程13公里,战斗部装药1公斤,破片杀伤半径15米,用于压制鬼子的75毫米野炮阵地及集群目标。
曲射钝头高爆弹,半装药射程10公里,战斗部装药1.3公斤,采用瞬发引信,专门打击掩体后步兵与轻型工事,替代之前100毫米榴弹炮的曲射功能。
炮架俯仰角维持45°,但简化液压制退器结构,改为弹簧缓冲,降低生产难度,确保量产速度。
保留原30倍径炮管,但将膛线缠角从1:18微调至1:20,降低弹丸旋转速度,减少曲射时的空气阻力。
同时对炮口加装制退器,减少大仰角射击时的炮口震动,提升精度。
还有尖头炮弹新的空气动力学外形,能有效降低阻力,提升射程。
种种改动,看似不大,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将它们合理恰当的组合在一起,绝对不简单。
几分钟后,他抬起头,眼中的惊愕已被一种更深层次的震撼所取代。
他发现,这两个方案看似激进的砍掉了大量型号,仅保留两款火炮,但其背后蕴含的“标准化、专业化、后勤简化”思想,却有着惊人的合理性和前瞻性!
如果真能实现,带来的将是后勤效率的翻天覆地变化和前线火力的质的提升!
他震惊之中,甚至一时忘了称职务,脱口而出道:“少帅,这两款火炮的优化方案,实在是…惊为天人!”
“提出此方案者,乃国士无双的火炮大家!水平远在卑职之上!”
“此人现在何处?我…我能否亲自拜见?”
翁之麟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爱才之心和求知欲,他太想见见这位隐藏在幕后的“世外高人”了。
张汉卿看着他迫切的样子,忽然笑了起来,声音平静却带着石破天惊的力量:
“翁部长,你已经见到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是我!”
刹那间,整个技术部办公室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只剩下众人因为极度震惊而倒吸凉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竟然是……少帅!”
不光翁之麟,就连刚刚上任的生产管理部部长米春霖和质检部部长王卓然,都一脸诧异。
其他几名兵工厂高层眼中则露出忌惮。
新来的少帅不光管理手腕强硬,还懂武器,这下想抱着糊弄糊弄就过去的混日子心态工作,怕是不行了。
翁之麟听到这虽然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但他拎得清轻重,没有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