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基石,”谢凤卿轻声道,声音淹没在远处隐隐传来的爆炸余响和舰船的轰鸣中,但萧御听得清清楚楚,“若没有你稳定朝局,扫平障碍,提供无条件的支持,或许终将只是图纸上的梦幻。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萧御微微摇头,目光依旧锁着她:“是因为你先有了这梦幻般的构想,并有无与伦比的魄力与智慧去推动它,才有了今天这一切。我做的,不过是铲平你前进路上的碎石而已。”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静静交汇,无需更多言语,千言万语,尽在那深邃的对视之中。他们是君臣,是知己,更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阅兵演示结束,舰队带着碾压一切的威严,开始返航。
当“凤皇”号巨大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江南船坞外的海平面上时,码头上的气氛达到了顶点。之前散去的人群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拥挤,万人空巷,翘首以盼。
最引人注目的是,码头最前方,一百零八名身着统一天青色襦裙、外罩月白比甲的女学弟子,整齐地列队等候。她们是经过严格选拔,将作为首批随舰出访、传播学问的女学使者。姑娘们年纪虽轻,但个个站得笔直,面容肃穆,眼中闪烁着激动、自豪与坚定的光芒。
阿九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如今已是女学中的佼佼者,尤其对格物和火炮原理有着浓厚兴趣,被特许在舰队中担任舰炮见习学徒。他望着那艘如同海上山峦般缓缓靠近的巨舰,望着舰桥上那个模糊却无比清晰的身影,眼中充满了近乎虔诚的崇拜与感激。是那个人,将他从地狱般的药人命运中解救出来,给了他读书明理、施展才华的机会。
谢凤卿在萧御等人的陪同下,率先走下舷梯,踏上码头坚实的土地。
“参见摄政王!王爷千岁千千岁!” 女学弟子们齐声行礼,声音清脆,充满朝气。
谢凤卿目光扫过这一张张年轻而充满希望的脸庞,心中欣慰。她朗声宣布,声音借助扩音装置传遍整个码头:
“今日,我大燕火龙舰队,扬威四海!自即日起,尔等一百零八人,将作为国女学之使者,随舰出海,远播文明,交流学问!让我大燕女子之智慧,如同这桃李芬芳,遍撒天下!”
“谨遵王爷教诲!不负使命!” 女学弟子们激动地齐声回应。
人群中爆发出比之前更加热烈的、近乎疯狂的欢呼声!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女儿在女学读书,或者本就支持女学的人,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海外来的商旅和使节,也纷纷被这气氛感染,向着谢凤卿和女学弟子们躬身行礼。
史官在人群中,激动地运笔如飞,在雪白的宣纸史册上记录:“永续x年正月廿二,未时,世界第一铁甲火龙舰队成军,扬威东海,射程十里,烈焰焚海,万国震怖。摄政王谢凤卿亲临阅兵,并诏令女学弟子一百零八人随舰出海,宣教化于四方。桃李之舟,终成远航巨舰,四海归心,自此始焉。”
是夜,庞大的江南船坞并未沉寂,反而化作了欢乐的海洋。盛大的庆功夜宴在船坞核心区域的空地上举行,无数灯笼、气死风灯和特制的琉璃灯将这里照耀得亮如白昼,恍如仙境。
临时搭建的主席台铺着大红地毯,谢凤卿居于主位。她已换下白日庄重的朝服,身着一袭深红色宫装长裙,裙摆用金线绣着大朵盛放的牡丹和展翅的金凤,华丽夺目。如云青丝挽成了优雅华丽的飞仙髻,发间那支金凤步摇垂下细碎的金色流苏,随着她细微的动作,在璀璨灯火下摇曳生辉,流光溢彩。她既保持着摄政王应有的威仪,眉梢眼角又因今日的成功而染上了几分难得的、属于女子的明媚与柔美。
萧御坐在她左下手首位,亦换上了较为轻松的墨色常服,少了几分朝堂上的凛冽,多了几分清贵慵懒。他与邻近的使节、重臣偶尔交谈,举止得体,但目光总会不经意地扫向主位,确保一切无恙。
各国使节、文武百官、有功工匠代表、女学弟子代表等数百人齐聚一堂,觥筹交错,笑语喧哗。舞姬们穿着绚丽的衣裙,在临时清理出的空地上翩翩起舞,乐工演奏着恢弘喜庆的乐曲。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主位上那个光芒四射的身影。
酒至半酣,气氛最为热烈之时,谢凤卿缓缓起身,端起了面前的琉璃酒杯。
她无需多言,只是这样一个动作,整个喧闹的宴会便迅速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诸位,”她清越的声音响起,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我们在此共同见证了国威,见证了工匠智慧的巅峰,也见证了我大燕女儿走出深闺、迈向世界的决心!”
她目光扫过全场,与那些或敬畏、或讨好的目光相遇。
“然而,今日之盛况,绝非终点。火龙炮舰劈波斩浪,仅为开端!这浩瀚海洋,将不再是阻隔,而是通途!这广袤世界,将因交流而更加精彩!”
她举起酒杯,声音高昂而充满感染力:“这一杯,敬所有为今日付出心血之人!敬大燕永昌!更敬——一个由我们共同开创的、更加开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