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城隍庙后院厢房。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完颜洪总镖头躺在榻上,面色不再潮红,转为一种病态的苍白,呼吸虽仍粗重,但已平稳许多。王执事再次为他行针,这一次手法不再如白天急救时那般刚猛迅疾,而是变得绵密悠长,以内力温养疏导其瘀阻的经络。
陈实在一旁凝神观看,学习着王执事运针的力道、角度,以及内力透入的深浅变化。他注意到,王执事的手指稳定得如同磐石,针尖附着的内力凝而不散,如同最精巧的刻刀,在细微的经络中游走,疏通着气血。
“看明白了?”王执事收针,缓缓吐息,看向陈实,“金针之道,非仅刺穴,重在‘以意领气,以气运针’。你内力已有根基,控息亦算入微,可尝试感受此‘气’与‘针’、‘意’合一之境。”说罢,他将一枚毫针递向陈实,指了指完颜洪腿上的一处足三里穴,“以此穴试之,意念沉于针尖,内力缓渡,如溪流润土,不可急切,细细体会针下气血之应。”
这是极难得的实践机会!陈实肃然接过银针,净手凝神。他回忆着王执事的手法,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指尖与针尖。内力缓缓催动,透过银针,渡入足三里穴。
初时,他只觉针下是一片混沌,唯有肌肉的质感。但随着他意念集中,内力持续而温和地输入,他渐渐“感觉”到了!那并非视觉,而是一种玄妙的感应——针尖仿佛触碰到了无数细微的、流淌着的“溪流”(气血),他的内力如同引导者,小心翼翼地梳理着这些有些滞涩的“溪流”,推动它们恢复正常的运行。
这种体验前所未有!比单纯的内视或引导内息运行要具体、精微得多!他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分心,额角渐渐渗出细汗。整个过程只持续了约莫半盏茶的时间,他便感觉心神微疲,内力消耗不小,立刻谨慎地撤针。
“感觉如何?”王执事问。
“回王师,”陈实压下心中的激动,“针下似有气血流转之感,弟子以内力稍加引导,如推舟入溪,需极精微之控。”
“嗯,”王执事微微颔首,“能初窥此门径,已属难得。金针渡穴,不仅是医术,亦是锤炼内力、磨砺心志的上乘法门。日后于《大道歌》修行之余,可多研习经络穴位,于你武道进境,大有裨益。”
将医术(金针)与武道(内力控制、心志锤炼)紧密结合,为王执事所指点的“动中求静”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践路径!陈实仿佛看到,一扇通往更精深境界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