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阁皂山下 > 第26章 坚守博弈

这几年来,袁守正一直潜心苦钻炮制技艺,也一直坚守着那份源自父亲、爷爷以及刻入骨血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敬畏之心,正是因为这点,才让他的炮制技艺早已在车间成为翘楚。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如今的他,闭着眼睛,仅凭指尖触摸药材的细微质感,鼻尖捕捉空气中飘散的微弱气味变化,就能精准判断出炒黄该何时起锅,酒蒸该何时熄火,蜜炙的火候是老还是嫩。他手下炮制出的药材,色泽、香气、质地都是一绝,而且最大程度地保留甚至增强了药效,这就是炮制技术的独特之处。

在他心中,就像跟李青山说的一样,这早就不是一份体面和赚钱的工作,而是一种传承和守护,是对生命的负责。

然而,他的这份精益求精,在林建国“多快好省”的指挥棒下,显得是那么的不合时宜,甚至袁守正已经成了阻碍他生产进度的“绊脚石”。

在工厂不是很忙的时候,林建国就多次到车间暗示过袁守正做事情不要那么死板,要懂得灵活变通,能省下的成本尽量省,但是这跟袁守正坚守的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这也是李青山一直说他不懂得变通才会这么多年技术这么好还一直是个普工的原因。

最近工厂订单越来越多,林建国发现炮制车间的进度依然没有增速,他把车间主任叫去过好几次,但每次车间主任都是反映同样的问题,袁守正不配合。如今,他俨然成了厂里的不听领导安排的“刺头”。

林建国到炮制车间视察的次数明显增多,每次来,眉头都拧得紧紧的,不是关注药材成色,而是盯着墙上的生产进度表和时间。

“守正,你这批姜半夏的清水浸泡时间能不能再缩短半天?现在订单催得急,等不了那么久!”

“袁师傅,地黄的九蒸九晒,我看蒸晒七次也差不多了吧?最后一次的色香味变化又不明显,何必浪费那两天时间和人工煤火?”

“还有,我看那个火候也没必要就一定按照规定来嘛,差不多颜色变了就行了,反正最后也是要打成粉入药的。”

每次袁守正都是耐心地跟林建国解释为什么不能减少工序。林建国看着他长叹了口气。这几年炮制车间的老工匠退休的退休,换岗的换岗,能用上的人并不多,袁守正属于这群人里面技术最过硬的。他也不好强来。

林建国看袁守正总是这么不得转,想了一个办法。一次,他私下把袁守正叫到办公室,递上一根烟,跟他推心置腹地说道:“袁师傅啊,我知道你手艺好,讲究规矩。但现在是市场经济了,经济效益是摆在首位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不能总抱着老祖宗的老规矩不放嘛,要灵活变通。你看,有些辅料,比如用廉价的玉米淀粉稍微处理一下,外观上和藕粉也差不多,成本能降下来一大截……客户只要疗效差不多,谁会在意那么细?”

袁守正听着这些话,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这太可怕了,他们做的是药,是治病救人的药啊,怎么能够差不多。他比谁都清楚那些减少炮制工序的药品最终成品的效果是什么。

为什么中药需要炮制?就是因为从自然界采集的中药材,我们也称之为“生药”。它们本身虽然具备药性,但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是有毒的,有些药品直接提取药效不够,所以才要经过特殊的炮制处理,才能让药效得到最佳,这种过程是一点都不能减。就像半夏,这味药材本身是有毒的,被强行缩短浸泡时间、未能去除燥性,那半夏入药后可能对病人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还有地黄,未能蒸晒到位的熟地黄,药性会大打折扣;以及那些本身需要熏制的药品,时间没到,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疗效;而那些以次充好的辅料,就更加不用说了,这更是对“药”这个字的玷污。

林建国说的这些完全违背了袁守正作为炮制工的原则,没错,这在袁守正看来就是原则问题。古代做药材的有句话,叫“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就是说在没有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也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都是知道的。

他不能接受林建国的这个思维,跟往常一样,跟林建国解释了一番。但林建国根本不听,而且这一次他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耐心了,拉着个脸,非常严肃地看着袁守正说道:“袁师傅,看来你还没懂我的意思,我希望你搞清楚目前的形势,现在的情况就是虽然你技术不错,但是我们也不是非你不可,你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要是明天还是想不明白,那你可以招车间主任请假,看看我们车间还转不转。”

袁守正哑然,林建国这是在威胁他,他还能说什么,只好回复会好好想想就走了出来。

他走出来的时候正面进来的正是王德胜。此时的王德胜神色匆忙,看到袁守正的时候,眼神里明显流露出了一点不可思议。

“姐夫,这不是那个炮制车间的袁师傅嘛,他怎么会来您这里?”王德胜好奇地问道,就算是来汇报工作,他背躬着就像古代的太监一般。

王德胜当年在食堂,为了搭上还是副厂长的林建国,就拜了林建国的老婆为干姐姐。自从林建国当上厂长以后,他更加是姐夫前,姐夫后地叫。当然这句姐夫也没白叫,不然他也不可能一点技术都没有就当上提取车间的主任。

“还能因为什么,这个袁守正就像是一头牛,犟得很,一个炮制流程说九步就九步,少一步他都不行,现在我们车间是什么时候?是赶进度的重要时刻,就是他在给我拖后腿,今天我准备敲打敲打他,看他转不转,要不是看在他那点技术的份上,他早把他开除了。”林建国有些恼怒地抱怨道,但多少带点无奈,那句开除的话也就说嘴上说说,在国营厂开除一个人哪里那么容易,除非他实在犯了天大的错误。

王德胜眼睛一转,肚子里又有了新的盘算,他眼神犀利地看着林建国说道:“姐夫,我看啊,事情没有您想的那么简单,您还记得当年李蕙兰受伤后,是谁背她去医院的不?”

“谁呀?听说不就是一个小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