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阁皂山下 > 第6章 独到远见

船舱里,肖明的手指在蓝色包袱里疯狂摸索,他的动作越来越快,嘴里不停地嘀咕着:“我的书丢了!”

这本《本草纲目》是中考那年双抢结束后,他去镇上交公粮时,在一个废墟中捡到的。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肖明很渴望阅读,但是资源有限,那是他一次本课外读物,从翻开书页的那一刻起,他对中药材有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原是他知识的拓展,如今离开家到清江做药材买卖,就成了他改变命运的唯一指望。

当然书页间还夹着姐姐省下的二十斤全国粮票。粮票丢失更是雪上加霜,只可惜不远处的陈薇正专注地听父亲指点明天如何到药材码头找人,根本没听到他绝望的呼喊。

“怕是撞车时掉了吧。”李青山蹲在墙角,借着惨淡月光,把刚刚烤熟的红薯挑了出来。他口中的“狗窝”就是这艘破船。船主人原是跟他一样在码头讨生活的船把式,前几年去世,无儿无女,临走时李青山帮着买了几服药,便把这早已无法发动的破船给了他,算是给了李青山一个勉强遮风挡雨的窝。

今天下午为了肖明的事,他生意也没做,此刻听到他书丢了,头也没抬。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清江穷小子,父亲早逝,大字不识几个,十岁起就在码头上讨生活,书对他而言还不如手中的烤红薯实在。

“别找了,一本书而已。”袁守正伸出粗糙有力的大手,用一些粉末敷在了肖明的手臂上,“这是三七,有止血的效果,你这手臂的伤口,能好得快些。”

“谢谢!”肖明对着袁守正一直点头感谢,指尖却死死抠进粗布包袱,他猛地咬牙,声音嘶哑,“不行,我现在就要去找,书里还有二十斤粮票!”只有他知道这二十斤粮票对于姐姐来说有多不易。

他知道李青山和袁守正今天为了护着他,已经耽误了营生,帮了大忙。此刻天已黑透,他不想再拖累他们。

李青山听到“二十斤粮票”时,眼睛“噌”地一下就亮了。去年冬天,他娘咳得蜷缩在破被里直不起腰,他跑断了腿,才用五斤粮票换到了半包红糖,他娘咳嗽真的好了许多,在他心中,粮票那可是能救命的。

他和袁守正交换了一个眼神,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跟着肖明钻出了低矮的船舱,往下午小巷的方向走。他们怎么会想到,那本书此刻正在陈薇的手里,最终自然是垂头丧气地折返回来了。

路上,大家都死气沉沉的,李青山心思活泛,他率先想到了一种可能:“你们这书会不会就是被陈大小姐捡到了,当时就我们几个人,那巷子平时也没什么人,要不......明天我去找她问问看?”

“有道理呀,后面她回来找你,找不到,搞不好看到了那本书,一般我们这些粗人看到书也不会捡。”袁守正也非常认同。

“书和粮票找不到就算了,”书确实对肖明来说很重要,但他更希望把丢失的钱找回来,那是他全部的身家性命,是翻身的唯一本钱。不然就算是找到了书又如何,他一脸疲惫地说道,“但那四百块钱,我一定要找王半仙要回来,而且也是当务之急。”

李青山从来未对肖明找回钱抱有任何希望,突然冷笑一声,看着肖明无奈地说道:“你怎么还是这么死脑筋呀,王半仙的后台是县工商所的张股长,去年他骗了一个外乡人的药材,那人去县工商所告他,结果呢?反被工商所的人安了个‘投机倒把’的罪名,差点进去。”

“我倒是觉得可以试一试,去年是去年,现在国家不是已经放开自由市场了嘛,应该不会再按这个帽子了吧。”袁守正明白李青山的考量,他不想惹祸上身,毕竟他还要在这个码头做小生意,吃罪不得任何人,特别是工商所的人。但四百块钱确实不是小数字,袁守正也很想帮肖明追回来,但这话题是属于无解的,各有各的立场,而且他也在考量帮追回来的价值。于是他立刻转移话题,打听起了肖明为什么会要买那么多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