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建议增加科学考察细节,南知意则提出要写外星植物的共生生态。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说到兴奋处,她拿来稿纸当场记下灵感。
最后,说到稿费,林远正色道:“单行本定价一块五,按百分之八给您版税。首印三万册,以后加印再另算。这是社里能争取的最高标准了。”
南知意怔怔地算着数。
千字七元的连载费已经让她惊喜,这版税更是前所未闻。
林远:“现在文艺政策宽松了,总编说要把优秀作品的待遇提上来。”
“嗯,谢谢您。林编辑,也谢谢主编。”
送走林远后,南知意坐在沙发上拆读者来信。
有工人用厂里信纸写的,有学生作业本撕下的纸,还有一个信封格外精致,落款是“青岛海洋研究所”。
拆开一看,竟是几位科研工作者联名写的读后感,有人描写失重状态下的生活细节,有人提供了外星生态设想。
最后还附了句:“期待看到中国人自己的星际舰队。”
她找出信纸,先给几位科研工作者回了简短感谢信,又给画插画的读者写了鼓励的话。
晚饭顾骁没有回来吃,他的勤务兵小刘跑一趟来说,顾副师长要开会,晚上不用等他。
南知意一整晚都沉浸在兴奋中。
等哄睡小满,她就在楼下沙发上坐着,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大纲,一边等顾骁回家。
听到开门声,她飞快地从沙发上弹起来,跑到玄关边。
顾骁还没站稳,就被她扑了个满怀。
“顾骁,我要出书了,还有版税.....”
他抱了她一下,轻轻把她推开,“慢慢说,我身上冷呢。”
南知意在室内,只穿着轻薄的睡衣,他不想冻着她。
他脱下大衣挂好,才问,“还没写完,怎么出版了?”
南知意眉开眼笑地把下午的出版的事详详细细地说了。
“好事。正好,我给你找了这个。”他从大衣口袋掏出一本牛皮纸包好的书。
南知意拆开一看,竟是本英译中的《太空生存技术综述》,扉页还有某某单位的蓝色印章。
“翻译参考资料,你看着玩。”顾骁说得轻描淡写。
南知意却知道,这书能找来,肯定特意费劲。
她扔下书,整个人跳到他身上,双腿盘住他的腰,胳膊紧紧环住他的脖颈,脸埋在他肩窝——那里有风雪的气息,也有他独有的、令人安心的味道。
“顾骁,你是我见过最好的人...怎么对我这么好...”
她的赞美让顾骁很是受用,托住她往上抱了抱,抬眼看她时,眼眸的情谊溢出来,“对你好,都是我该做的。”
这话让南知意心尖发颤。
她看见过、也听说过太多褪去热情后变得漠然的丈夫,浓情转淡,最终也不过如此。
可顾骁从不觉得这些付出需要计较,就像太阳东升西落般自然。
“才不是该做的。”她咬住他的下巴。
顾骁笑意加深,托着她往楼上走:“那媳妇多给点奖励?”
南知意毫不客气,去啃他喉结,他闷哼一声,低笑起来。
——
此后数日,南知意完全陷进书里。
那本英译著作密密麻麻都是批注,她认认真真地逐字逐句分析,还忙着构思新大纲,浑然忘了时间。
直到顾骁某晚回家,忽然说:“腊月二十六了,再过几天我们回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