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崖子那声赞叹的余韵在石室中缓缓消散,他眼中的震撼逐渐沉淀为一种深沉的审视。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他凝视着乔天,良久,才发出一声意味悠长的叹息:

“不想老夫苦候十数载,终是等来了一个内力、根骨、心性皆属上乘的传人……可惜,你这一身精纯根基,竟是源于少林。”

他目光如炬,早已洞悉乔天内力虽自有玄奥,但其至阳至刚、沛然浑厚的本源,分明带着少林正宗武学的深刻印记。

乔天闻言,神色不变。他从容不迫地整理了一下衣袍,在无崖子对面的蒲团上安然落座,姿态沉稳,不似面对前辈高人,倒像是与一位故友对谈。

他略作沉吟,目光平静地迎向无崖子:

“前辈慧眼,晚辈佩服。确如前辈所言,晚辈曾在少林带发修行,这一身内力根基,与少林渊源颇深。”

他语气沉稳,继续说道:“然则,佛法于我,如同万千学问之一,是借鉴,是资粮,却非立命之根本。晚辈心意已定,将脱离少林,非因其不善,实是志不在此。”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晚辈常思,我华夏大地,文明源远流长,自有博大精深之道统传承。然观当今武林,却是天竺传来之佛门一脉——少林,为天下所宗,执武林之牛耳。此虽显我中土包容之量,然我道家玄门正宗,反见式微零落,传承不显,岂非憾事?”

无崖子静默聆听,深邃的眼眸中微光流转,未置一词。

乔天语气转为沉凝坚定:“故而,晚辈立志,欲整合道门源流,在此生之中,重立道门正统。不仅要与少林分庭抗礼,更要让我华夏本土之道法精义,光大于世。”

无崖子终于开口,声音平缓却直指核心:“志向不凡。然少林之盛,自有其理。佛法普度之念,易于传布,深入人心。其武学体系,数百年积累,层次井然,适合广纳门徒,循序渐进。反观道门各派,或隐逸自守,或秘技不传,理念纷繁,难以统合。你凭何成事?又为何舍少林之坦途,另寻这荆棘之路?”

乔天对此早有思量,从容应道:“前辈明鉴。佛法慈悲,确能导人向善,然我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之理,契合天地运行之机,其境界高远,若能善加阐释,何愁不能深入人心?”他微微一顿,“至于武学体系,少林之制,晚辈亦深为敬佩。然此乃达摩之路,少林之路。晚辈所求,非循他人旧迹,而是要自辟一条属于道家的通天之途。此路或艰,然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开宗立派,成就前所未有之业。晚辈身上这少林内力,于我而言,是工具,是镜鉴,是砥砺我道之石,而非束缚我心之枷锁。”

他目光沉静,言语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体系可以创建,传承可以规划。只要理念足够高明,根基足够坚实,何愁不能建立一套不逊少林,乃至更为玄妙深奥的道家武学体系?”

这一番话,格局宏大,气魄非凡,更清晰地表明了乔天“借鉴而不依附”、“立志开创新统”的根本立场。

无崖子深深动容。他凝视着乔天,仿佛要穿透其表,洞彻其魂。他看到的并非年少者的狂言,而是基于强大自信与清明认知所构建的宏伟蓝图。这般志气,这等魄力,这般不为绝世武学所迷的清醒,令他这饱经世故之人亦感到心惊与叹服。

石室中陷入长久的寂静,唯有夜明珠的光辉静静流淌。

终于,无崖子缓缓抬手,动作间带着一丝沉重,将拇指上一枚看似古朴、却内蕴莹光的翡翠指环徐徐褪下。他指尖摩挲着这枚伴随大半生的信物,眼中掠过无数过往烟云。

“好……好一个‘自辟蹊径’!好一个‘道法光大’!”无崖子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却蕴含着决断,“老夫苦等十余年,本以为等来的是一个传承衣钵之人……未料,等来的,或许是一位未来的……道门擎柱。”

他将指环递向乔天,神色庄重无比:“乔天小友,此乃七宝指环,是我逍遥派掌门信物。今日,老夫便将它传予你。自此刻起,你便是我逍遥派新任掌门。派中所有武学典籍、资源人脉,你可酌情动用。唯望你将来……能为我逍遥派寻得合适传人,令此脉学问,不至断绝。”

他略作停顿,补充道:“你持此信物,前往天山缥缈峰灵鹫宫,寻我师姐天山童姥。她见此指环,看在我的情分上,当会予你几分助力。”

乔天心念微动,并未立刻接过,而是肃然道:“前辈,此事关系重大,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