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 > 第237章 三娃的野战医院

沙棘堡军营的东南角,原本堆放杂物、偶尔关押不听话兵痞的几间低矮土坯房,被彻底清理了出来。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墙壁用石灰水简单粉刷过,透着一股廉价的亮白和淡淡的碱味,地上铺的也是混合了石灰的土,又细细的砸平,踩上去软硬适中。门口挂上了一块崭新的、做工略显粗糙的原木木板,上面是萧战亲笔蘸了墨、歪歪扭扭、力透木背的三个大字——“医护营”。旁边还有一行小字,是三娃自己用工整小楷写的:“救死扶伤,功德无量”。这里,便是沙棘堡有史以来第一座具备基本功能的战地医院和医疗培训中心,被萧战戏称为“咱的救命稻草基地”。

此刻,三娃,这个年仅十岁却老成得像个饱读诗书的小学究的孩子,正穿着一身特意为他改小、却依旧略显宽大、浆洗得有些发白的“医官”服(这是他磨了萧战好久才特批的),站在一群年龄参差不齐、但普遍足以当他娘亲甚至奶奶的妇女面前。他小脸紧绷,表情严肃,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威信,可惜那身不合体的衣服和尚未变声的童音,总让人觉得有点像小孩子偷穿大人衣服办家家酒。

这些妇女,成分复杂。有的是军中士卒的家眷,盼着学点本事能帮衬夫君,万一……也能有条活路;有的是本地略懂些草药土方、热心肠又胆大的妇人;还有几个是看着医护营管两顿饭,偶尔还能见点油腥,想来混口饱饭的流民寡妇。她们被三娃通过蒙学堂的宣传和街坊四邻的口口相传组织起来,成立了沙棘堡第一支,也可能是大夏朝最非正式、最“草台班子”的一支战地救护队。

“诸位大娘,大嫂,姐姐们,”三娃清了清嗓子,他的声音还带着未变声的少年特有的清亮,但在刻意放缓放沉后,倒也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沉稳和认真,“今天,是我们医护营救护队第一次正式培训。把大家召集到这里,不是为了闲聊家常,也不是为了做女红,是为了让大家掌握更多、更有效的救人性命的方法和手段。”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下面那几十张带着好奇、疑惑、茫然甚至些许不安和轻视的面孔,加重了语气,伸出一根细细的手指,“这第一条,也是往后所有行动中,最重要、最要紧的一条,就是——纪律!”

一个膀大腰圆、面色红润、声音洪亮、看起来颇为泼辣爽利的中年妇人,是军营伙夫头子张大的媳妇,人称张婶的,忍不住开口嚷嚷道,声音像打雷一样:“哎哟,小郎中,咱们是来学救人的,是来帮忙的,要啥子纪律嘛?还能比军中那些爷们儿的规矩还大?咱们妇道人家,听得懂号令,到时候你指哪儿咱们打哪儿就行了呗!整那么麻烦干啥?”她的话引起了一阵细微的附和声和低笑,显然不少人觉得这小孩有点小题大做。

三娃并没有因为被质疑而慌乱或者生气,他认真地看着张婶,又环视众人,用一种与他年龄极不相符的耐心和条理解释道,甚至还打了个比方:“张婶,诸位,请大家想一想。战场之上,刀剑无眼,箭矢横飞,情况瞬息万变,伤员的伤情更是分秒必争,晚一口气可能人就没了。若无严明的纪律,看到伤员就一窝蜂涌上去,你扯胳膊我拉腿,七嘴八舌,可能不仅救不了人,还会造成更大的混乱,挤压伤员的生存空间,延误最宝贵的救治时机,甚至可能因为混乱,暴露位置,导致我们自己人也陷入危险之中,被敌人一锅端了。这就好比……好比咱们沙棘堡要是没有城墙,没有军规,大家乱哄哄地各自为战,能挡住西戎铁骑吗?”他见有些人露出思索的表情,继续道,“令行禁止,听从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动作迅速而有序,我们才能最高效、最安全地挽救更多的生命!这,就是纪律的重要性!它和咱们的城墙、和将军的军令一样,是保护我们自己、拯救他人性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