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万生痴魔 > 第二章 万生影视

张来福被录用了。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对方把合同都拿过来了!

张来福翻开了合同,直接找薪酬条款:“一天一百六,没错吧?”

“那是出勤工资,”老宋把合同翻到了十九页,“你每个月的工资还包括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因为你第一天入职,这月基础工资全发,绩效工资发一半,扣掉五险一金,还剩两万多点。”

“每个月都发工资?”张来福没遇到过这样的剧组,群演这行都是日结。

“我们是正规单位,当然每个月都发工资!”老宋开始收拾东西,桌上的文件全都收拾到了包里。

“两万?还有五险一金?”张来福还没反应过来,他在计算两万块能买多少只鸡。

两万这个数字太大了,还是一百六这个数字看着更亲切!

老宋拿着报名表,问张来福:“这上面的卡号是真实的吧?”

“是真的,”张来福仔细核对了一遍,“那什么,一百六十块钱就不用打卡上了,你直接……”

“老郑,把钱打到他账上。”

“好嘞。”老郑答应一声,打了个电话给财务,不一会,张来福的手机响了。

工资收入,两万一千八百三十二元,到账了。

真给?

张来福看看手机,又抬头看了看老宋。

这事儿不对吧?

张来福不是学表演的,他没演过任何一个有台词的角色。

就算真要给一份正式工作,至少也得等毕业吧?

就算不用实习期,也不可能一个月两万吧?

“你们公司在什么地方?”

老郑回了一句:“离这儿不远。”

“不远么?”张来福深表怀疑,“是在国内吧?”

“不用担心,我们带车来的,一会就到。”老郑把条幅摘了,电源也断了,貌似这个临时办公室要被遗弃了。

张来福咳嗽了两声:“我有点激动,我下楼买瓶水去。”

老宋递给了张来福一瓶水:“先平复一下心情,没什么问题,就把合同签了。”

张来福拧开了瓶盖,没有喝,把水瓶放在了桌子上,他仔细翻阅着手里的合同。

老宋看了看手表:“细节上的内容等到路上再看,现在你要做的是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跟我去片场吧。”

张来福道:“现在就去片场?”

老宋点点头:“不都说了么,片场缺人。”

张来福把合同收进了怀里,随即抬起头,神情庄重的对老宋和老郑说道:“合同我看了,没什么大问题,老宋、老郑,这两天你们辛苦了,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咱们片场缺人,今晚就准备开工。”

“呃……”老郑一脸雾水看着张来福,“你刚才这是什么意思?”

张来福皱起眉头,上下打量着老郑:“你哪句话没听懂?我刚说了,今晚就准备开工,你有什么意见么?”

说完,张来福怒气冲冲走了。

老郑愣在原地,转脸问老宋:“二爷,这人说话有点大当家的派头,他能不能是大当家派来的……”

老宋还在忙着收拾东西,他不耐烦的指了指门口:“什么大当家派来的!他要跑路了,赶紧追回来!”

老郑这人不算聪明,但老宋也不喜欢太聪明的人。

张来福在楼梯里一路小跑往下冲,忽听耳畔传来一阵歌声:“嘶~冷!酷夏进风~”

老郑一边唱,一边走到了张来福身边。

他唱歌?

这好像不是歌。

好像在哪听过。

他唱的太好听了。

张来福感觉这辈子没听过这么好听的曲子,这曲子仿佛钻进了他的耳朵,牵住了他的耳蜗。

现在哪还有时间听歌,得赶紧离开这地方。

不行啊,走不动!

被牵住的不只是耳蜗,还有两条腿,老郑快,张来福就跟着快,老郑停,张来福就跟着停。

这是什么技术?心理暗示么?

张来福拼命控制着自己的双腿,老宋走到身边,笑呵呵的看着张来福:“好听吧?想听吧?以前没听过吧?”

恐惧之下的人最真诚,老宋很想看到张来福的恐惧。

张来福很平静,至少脸上很平静:“我在网上听过几段,这个好像是叫评弹。”

老宋惊讶于张来福的沉着:“你知识储备不错,能听得懂么?”

张来福摇头道:“听不懂歌词。”

老宋叮嘱道:“听不懂没关系,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听不懂也得表现出能听得懂,你得入戏!”

“是,我很快就入戏了。”

张来福必须得面对现实,他眼下被老郑控制住了。

刚才和老宋说话的时候,张来福的双腿还在跟着老郑走。

这个人有特殊的能力,在他面前想要脱身,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们的能力到底从哪来的?是某种高科技工具么?

他们控制我想要做什么?这么高级的工具有必要用在我身上么?

肯定不是谋财,谋财不应该找一个穷学生。

或许是为了害命?可我跟他们无冤无仇。

难道是要卖器官?

三人离开了板房,来到了一辆商务车近前。

司机老于开了车门,张来福迈开腿,似乎要上车,忽然回过身道:“我证件放桌上忘拿了。”

他想借着取证件的机会跑路,转头一看,万生影视的板房没了。

那么大个两层板房,怎么突然就没了?

他想回板房的位置再去看一看,却听老郑又开唱了。

“仪琳美~翠盈盈!”

张来福确实听不懂评弹,一个字都听不懂。

但老郑唱的太好,一声一韵,就像从琵琶弦上流淌出来的,听得张来福迈不开脚步,心头的戒备也在慢慢消失。

哪来的琵琶?

老郑也没弹琵琶,歌声之中却隐约有琵琶伴奏!

不能放下戒备,不能被老郑分散了注意力,那座板房到底去哪了?

“在这呢!”老宋从他包里把证件拿了出来,递给了张来福,那是个布包,灰白的颜色和板房的外皮有点相似。

“我刚才就看见你把证件落在桌上了,你这丢三落四的毛病,以后必须得改,咱们片场很大,你要是把证件落在了片场,那可就不好找了。”

哗啦~

老宋低下头仔细检查了一下车子:“什么地方漏水了?”

司机老于看了看老宋:“包!你的包漏水了!”

老宋提起来一看,灰白色的布包哗哗淌水。

他从包里拿出来一瓶水,发现瓶子没有盖子。

“来福,这水是我给你的吧?你这丢三落四的毛病将来要弄出大问题的,你看你把我包给弄得。”

张来福知道现在已经出大问题了。

这瓶水确实是老宋给张来福的,张来福当时没喝,拧开了盖子,放在了桌上。

他记得非常清楚,老宋没把这瓶水放进包里,正常人也不应该把一瓶没有盖子的水放进包里。

那现在这瓶水从哪来的?

老宋拿出来一个苹果,边吃边数落:“你现在不是临时演员了,你是万生影视的正式员工,得时刻保持一名优秀演员的基本素养。

知道什么是优秀演员的基本素养么?”

张来福想了想,素养这个问题,群演公会里说过:“按时到片场,保证不迟到!”

老宋连连摇头:“那是劳动纪律,还谈不上素养,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演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入戏,从现在开始,你心里得时刻想着戏。”

张来福先看了看和蔼可亲的老宋,又看了看慈眉善目的老郑,再看看表情严肃的司机老于,又四下看了看周围的荒郊野岭。

他把手机拿了出来。

“我真没想到,我一个群众演员,居然能有机会成为万生影视公司的正式员工,我实在太激动了,咱们能一块合个影么?”

老宋摇头道:“现在合什么影?等影片杀青再说。”

“那我拍个自拍行么?”

“这地方有什么好拍的,赶紧走吧。”

老宋不让拍,但张来福执意要拍。

他点亮了手机屏幕,先看了一眼。

手机没信号。

刚才收工资的时候还信号满满,怎么到这就没了?

他们有屏蔽信号的工具。

张来福打开相机,拍了几张照片。

要拍下车牌号,还要把这几个人也拍进去,这是重要的营救线索。

老宋和老郑都上车了,只有司机老于还在车旁边等着,但他主动躲开了张来福的镜头,没有一张照片能拍到老于的脸。

张来福拍完了照片,突然喊了一声:“你这排气管不对劲,是不是有人往里塞东西了?”

“谁干的!”老于立刻关了发动机,去查排气管。

张来福发现老于警惕性很高,他很担心遭到暗算。

查过排气管,没什么异常,老于抬眼再看,张来福已经跑到远处了。

“这个小兔崽子!”老于起身要追,发现老宋已经追上去了。

老于转脸问老郑:“这人到底是不是傻子?”

老郑也不好判断:“我觉得是,可有时候又觉得不是。”

老于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要找这么个人:“这么大的外州,傻子不有的是么?二爷就非得来这地方找?”

老郑摇头道:“一般的傻子不行,得看着不像傻子的傻子,二爷说了,影视城有不少这样的傻子。”

“这话不是为了糊弄大当家的么?”

老郑连连摆手:“这可不是糊弄,这是真的,必须得有一个不像傻子的傻子,才能给大当家的开碗。”

老于皱眉道:“这人知道跑路,他肯定不是傻子!”

老郑不这么觉得:“你杀猪的时候,猪也知道跑路,难道猪不傻么?得看他傻到什么程度。”

老于捏了捏手指头,活动了一下手腕:“你杀过猪么?杀猪之前得先把猪捆好了才能动手,咱们把这小子捆住了扛回去,不就完事了么?”

“别急呀,等上了火车再说。”

不一会儿,老宋带着张来福走了回来,嘴里还不住的称赞:“来福,刚才的表演非常的流畅,非常的自然,能体现出专业演员的素养。”

张来福憨厚的笑道:“我挺紧张的,在几位前辈面前,我压力很大,我刚才那段表演主要都是为了体现突发情况下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这下压力确实不小,他是真没想到,老宋一个中年人,跑的比他快得多。

不光跑得快,老宋只碰了张来福一下,张来福好像踩上了棉花,当时就跑不动了。

有老宋在场的情况下,想要脱身的难度也很大。

“两位前辈都挺入戏的。”张来福朝着老于和老郑笑了笑。

老于没说话。

老郑打开了车门:“是,都入戏了,赶紧上车吧。”

到了车上,老郑和司机坐在了前排,张来福和老宋坐在了后排。

等车开了,张来福拿出手机,还是没信号。

老宋敲了敲张来福的手机:“来福,现在是上班时间,别玩手机,要注意劳动纪律。

咱们现在要去赶场,到了片场立即开工,你先把服装换上。”

老宋拿出来一件青蓝色的斜襟长衫和一顶白色毡帽递给了张来福。

张来福脱了外套,穿上了长衫,当了一年多的群演,换服装十分熟练,不管什么场合什么地点,说换就换。

不换也不行,老宋和老郑一直盯着张来福。

换上长衫,带上了毡帽,再配上一副圆框墨镜,张来福打扮,看着像个一百年前的商人。

老宋赞叹一句:“人靠衣裳马靠鞍,服装一换上去,立刻化腐朽为神奇!”

张来福看向了老宋:“化腐朽为神奇,用的不恰当吧?”

“怎么能不恰当?”老于觉得用得好,“我们二爷是读过书的人!”

张来福左右看了看:“谁是二爷?”

老宋向张来福解释:“到了开拍的时候,就得用角色代替本人,我在这部剧里的角色就是二爷,角色的设定是读过书的人。”

张来福问:“我在剧组里是几爷?”

老于觉得都到这了,就没必要瞒着张来福了:“你是秧子。”

张来福还是没听懂:“什么是秧子?”

老宋觉得这戏还得往下演:“秧子是角色的绰号,就像老于的绰号叫于掐算,老郑的绰号叫郑琵琶,一会你还能见到老梁,他的绰号是梁一心,你要是听到有人互相称呼绰号,千万不要大惊小怪,这都是剧本上的要求。”

老于的手在方向盘上摩挲了一下:“于掐算真是我绰号,我这人能掐会算。”

老郑笑呵呵道:“他们叫我郑琵琶,就是因为我喜欢唱评弹,评弹得有琵琶伴奏。”

张来福也笑了:“他们喜欢叫我秧子,是因为我会插秧么?”

老宋连连点头:“说的没错,你就是用来插秧的,开拍的时候,我们会叫你秧子,停机的时候还叫你来福。”

老宋和老郑也换了衣服,就连开车的老于都趁着红灯把衣服换了,三人都穿上了长衫戴上了毡帽,款式上略有差异,老宋的衣服用料和做工都更讲究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