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1988国潮时代 > 第741章 意外的邀约

夕阳的余晖透过高大的落地窗,在奢华主卧的羊绒地毯上投下长长的,温暖的光斑。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空气中弥漫着情欲后的慵懒气息与食物淡淡的香气。

许思琪裹着柔软的丝绒被单,像一只餍足的猫儿,蜷在陆阳怀里,脸颊还带着未褪尽的红晕,眼神迷蒙。

她累得连手指头都懒得动一下,只是微微张开嘴,顺从地接受陆阳用银勺喂过来的香甜粥羹。

“乖,再吃一口。”

陆阳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纵容。

他动作细致,仿佛喂食是此刻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许思琪羞红着脸,闭着眼,含糊地“嗯”了一声,温顺地将粥咽下,这种被珍视,被照顾的感觉,暂时驱散了身处异乡的忐忑和对未来的茫然。

她甚至希望这一刻能凝固成永恒。

就在银勺再次递到她唇边时,一阵突兀又刺耳的手机铃声,如同冰锥般瞬间刺破了这层温馨的薄纱。

声音来自陆阳放在床头柜上的私人电话,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响亮。

许思琪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长长的睫毛颤抖着睁开,水润的眸子里瞬间充满了紧张和一丝心虚。

她下意识地抓起滑落到腰间的天鹅绒薄被,拉至与光滑的肩部齐平,声音带着刚运动后的沙哑和不安。

“是……是明月嫂子吗?”

她最担心的就是殷明月在这个时刻打来电话,仿佛能隔着万水千山抓到她偷享幸福的“罪证”。

陆阳眉头微蹙,瞥了一眼来电显示的号码,眼神中的温柔迅速褪去,换上了一丝被打扰的不悦和审视。

他轻轻拍了拍许思琪裸露在外的香肩以示安抚,摇头道:“不是,是公司那边的。”

他一手仍端着粥碗,另一手拿起手机,划开接听键,语气带着被打断的不耐:“我是陆阳,这个点找我什么事?我记得我在休假。”

他特意强调了“休假”二字。

电话那头居然意外的是魏舒这位公司女总裁的声音,一贯冷静干练,但此刻也带着一丝凝重:“老板,很抱歉打扰您休息,但有件事必须立刻向您汇报,星加坡贸易与工业司司长,李先龙先生刚刚通过官方渠道联系到集团总部,表达了迫切希望与您尽快会面的意愿。”

“李先龙?”陆阳重复着这个名字,握着手机的手指骤然收紧,瞳孔猛地一缩。

心底的惊讶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块,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他当然不认识现在的李先龙,但他脑海里瞬间闪过的是那个在未来二十年间执掌星加坡,将其推上全球科技与金融枢纽巅峰的强人身影!

那个名字在未来商政两界,尤其是在亚洲区域,堪称如雷贯耳!

“对,李先龙司长,老板……您认识他?”

魏舒显然从陆阳语气中的异样捕捉到了什么。

“不……不认识。”陆阳迅速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但声音里依然残留着一丝难以置信,“我只是……听说过这个名字。”

他心中疑窦丛生:自己带着思琪抵达星加坡才短短不到一天,行踪虽未刻意隐藏但也绝非张扬,这位未来的政坛巨擘,现任手握实权的一国工业司长,怎么会如此精准又急切地找上门来?

按下心头的疑惑。

他想了想,“那就见一面吧,你帮我约一下这位李先龙司长,另外查一下他最近主导……有哪些项目……能够与咱们扯上关系……”

“好的……”

魏舒飞快记下陆阳对于会面地址与时间上的要求。

她好代表公司总部与对方沟通。

“还有事吗?”

没事以后陆阳把电话挂了。

低头专心用银勺挖了一勺粥,刮去勺子周围多余的粘连物,眼神温柔的带着微笑递到某个傻姑娘的嘴边,“来,再吃一小口……”

等许思琪吃饱后睡着。

陆阳起身拿上手机与公文包,去了隔壁的书房。

华灯初上……

来自国内的远洋长途又一次打来。

“老板,查到了……”

“裕廊工业区……晶圆制造园区……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飞利浦,格罗方德……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以上都与芯片制造业有关。

陆阳听完了以后,用钢笔在纸上把刚刚这些他读到的名词,全部都写下来,然后用一条红线把它们串联起来,最后总算脑子里面有了一个清晰的脉搏。

这位李先龙约自己,应该也是冲着拉拢自己,想让自己到星加坡来投资建造晶圆厂。

那自己要不要答应呢?

在星加坡投资建造晶圆厂,对自己事业的帮助,是有益?还是无益?相比较在国内建厂有哪些优势?

以上……

这些都是需要深度考虑的问题。

世纪芯。

世纪集团花了三年时间,每年都砸了公司营收的至少三成,来尽全力打造它。

前前后后少说砸了10亿出头。

这可是改革开放10年,90年代初期的十几个亿,在这个人力资源成本年平均工资不超过300元的年代,敢花10个亿用来搞研发,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好在最终结果喜人,没有白白浪费这一笔研发资金,在以刘光南团队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艰苦奋斗下,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深更半夜还在加班,突破0~1,成功打造出了一款能够应用于vcd内部的mpeg格式视频解码芯片。

虽然就芯片本身的设计框架而言,可能也确实不如国外的那些老牌大厂目前所准备推出或者已经推出的先进mpeg格式视频解码芯片。

但实际差距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世纪集团自己旗下的世纪芯,只能应用于世纪集团自己品牌下的那些基础款的vcd上面呢?

为什么升级款,还有旗舰款,全部都还是和以前一样,必须得是采用那些昂贵的进口芯片呢?

问题就出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对内地的技术封锁上。

打个比方,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工艺,精准度大概能做到2.0微米,而国外的半导体工艺,绝大部分的晶圆厂,已经能够流片八英寸晶圆,刻蚀0.5μm~0.35μm的芯片工艺,压根就不是一个精密度等级。

世纪芯除非放在国外代工,把命门交给国外这些有能力生产八英寸晶圆,刻蚀0.5μm~0.35μm的芯片工厂,放在国内制造,那它的极限也就是精确度2.0μm的一枚粗制滥造的芯片,至少整个90年代的大环境都几乎是如此。

没办法,一家高精密度晶圆厂的投产,它涉及到了很多方方面面的绝对半导体先进技术,如超纯水系统,超洁净的化学气体供应,无尘环境,比医院手术室要求高千倍,建造和维护一个巨大的,振动受控的,温湿度恒定的洁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