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夫君”在破庙潮湿的空气里漾开余韵,单简喉结微动,终是低低应了一声:“……嗯。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天光微亮,四人俨然已是另一番模样。粗布麻衣掩盖了苏禾原本的清丽,却添了几分温婉的烟火气。
单简收敛了周身锐气,微微佝偻着背,像一个为家计奔波、沉默寡言的普通汉子。
两个小姑娘经过叮嘱,也乖巧地依偎在父母身边,不哭不闹。
城门口的气氛却远比他们预想的紧张。
兵士比平日多了数倍,锐利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出入的行人,一张绘有模糊人像的海告被贴在醒目处,空气里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单简的脊背几不可察地绷紧了,他能感觉到苏禾挽住他臂弯的手也微微用力。
“别怕,”他压低声音,几乎是气音,“看着我。”
轮到他们了。
兵士伸手拦住驴车,冷硬地问:
“干什么的?路引呢?”
单简立刻堆起一个略带讨好和局促的笑,点头哈腰地递上路引:
“军爷,我们、我们是一家人,去京城投奔孩子她舅姥爷,混口饭吃。”
他说话时,下意识地侧身,将苏禾和孩子们挡在身后半个身位。
苏禾心领神会,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周围的兵士听见:
“夫君,好好跟军爷说。”她说着,又微微俯身,对两个女儿柔声道:
“大宝,小宝,叫军爷安好。”
两个孩子仰起小脸,怯生生地,却又无比清晰地糯糯道:“军爷安好。”
这一声“夫君”,自然流畅,远比昨夜破庙里的试探多了几分真实的依赖。
单简回头看了苏禾一眼,眼神里没有了震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沉甸甸的默契。
他伸手,极其自然地用粗糙的指腹抹去苏禾鼻尖上不知是紧张还是清晨寒露凝成的一点湿意。
“瞧你,慌什么,军爷们都是明理的人。”
他的动作略显笨拙,却恰如其分地展现了一个不善表达感情的丈夫,在紧张关头对妻子的无声安抚。
这细微的互动,孩子怯生生的问候,以及他们这一身再普通不过的打扮,构成了一幅无可挑剔的市井小民探亲图。那盘问的兵士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片刻,又扫了一眼驴车上简单的行李和懵懂的孩子,脸上的戒备松懈了些,随意挥了挥手:
“走吧走吧,别挡着道!”
驴车缓缓启动,轱辘轧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的声响。
城门在身后渐渐远去。
直到再也看不见城墙的轮廓,单简紧绷的肩膀才终于松弛下来。
他沉默地赶着车,方才轻触苏禾鼻尖的指尖,却仿佛还残留着一丝温热的、异样的触感。
苏禾也静静\坐着,方才他指尖的粗糙感,和他下意识回护的姿态,在她心头萦绕不去。
那份因假扮而生的生疏感,在城门口那场心照不宣的“表演”中,竟悄无声息地融化了几分。
前路漫长,危机四伏,但这“一家四口”的戏,似乎才刚刚入巷。
空气中流动着一种微妙的、同生共死的张力,比任何言语都更沉重,也更紧密地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驴车沿着尘土飞扬的官道,不紧不慢地走着,与周围行色匆匆的路人格格不入。
单简不再催促牲口,反而任由它踏着懒散的步子。
风声渐紧,沿途关于追捕“要犯”的流言和偶尔疾驰而过、目光锐利的骑手,都像无形的鞭子悬在身后。
然而,他们选择了最危险,也最安全的方式——反其道而行。
“爹爹,你看,那只鸟好漂亮!”年纪稍小的“小宝”伸着胖乎乎的手指,指向树梢一抹艳丽的羽毛。
若是从前,单简只会警惕地审视周围环境,哪会留意什么鸟雀。
此刻,他却顺着那小手望去,笨拙地应和:“嗯,是……是挺好看。”
苏禾坐在他身旁,膝上靠着稍显文静的“大宝”,她抿嘴一笑,声音柔和如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