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 第14章 老宅鬼哭

民国二十四年夏,北平城里的蝉鸣聒噪得让人心烦。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沈砚秋刚把槐帮1919年的案卷归档,赵毅就抱着一摞报案记录冲进办公室,额头上的汗把圆框眼镜都浸得发潮:“沈科长!前门外的齐家老宅出事了!连续三天晚上有人听到里面有女人哭,昨天还发现了一具男尸,死状跟王家村的王老四有点像!”

沈砚秋手里的钢笔顿了一下,墨水在纸上晕开一小团黑渍。他想起父亲日记里提过的“齐家”——1918年父亲卧底槐帮时,曾在信里写“齐宅藏货,需谨慎”。他站起身,抓起外套:“叫上如烟,去齐家老宅。”

齐家老宅在胡同深处,青砖灰瓦,朱漆大门早已褪色,门环上挂着一把生了锈的铜锁,锁孔里塞着半片枯叶。邻居说,这宅子空了十年,原主人齐老爷二十年前突然失踪,只留下一个老管家守着,三个月前老管家也走了,宅子就彻底荒了。

“哭喊声是从后院传来的。”住在隔壁的张老太颤巍巍地指着老宅的后墙,“每天半夜准响,像女人被掐着嗓子哭,听得人毛骨悚然。昨天早上,收破烂的老李头想翻墙进去捡东西,结果在院里发现了尸体,吓得魂都没了!”

柳如烟拿出法医箱,戴上手套,跟着沈砚秋翻墙进了老宅。院子里长满了齐腰高的蒿草,踩上去“沙沙”响,像是有人在脚边喘气。正屋的门虚掩着,风一吹,门轴“吱呀”作响,夹杂着一阵若有若无的“呜呜”声——正是邻居说的“鬼哭”。

“不是鬼哭。”柳如烟走到正屋窗边,手指敲了敲窗框上的雕花,“是通风管道的声音。这宅子的房梁里藏着暗管,半夜风从管里过,就会发出类似女人哭的声音。”她顺着房梁往上看,果然在梁上找到一个不起眼的洞口,洞口蒙着一层薄灰,还挂着几根蜘蛛网。

尸体躺在后院的石榴树下,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短打,脸色蜡黄,嘴角没有白沫,但指甲缝里沾着黑色的粉末。柳如烟蹲下身,用镊子夹起一点粉末,放在鼻尖闻了闻:“是鸦片灰,混着少量砒霜。他不是被毒死的,是长期吸鸦片导致器官衰竭,最后砒霜加速了死亡。”

沈砚秋的目光落在男人的手腕上——那里有一道浅浅的疤痕,形状和他父亲日记里画的“槐帮成员标记”一模一样。他翻开男人的口袋,摸出一块碎掉的玉佩,玉佩上的花纹和他父亲的那块如出一辙,只是少了“砚秋”两个字。

“是槐帮的人。”沈砚秋握紧玉佩碎片,指腹摩挲着冰凉的玉面,“他来这里,肯定是为了找槐帮藏的货。”

赵毅在正屋的书架上翻找,突然“哎呀”一声,手里的书掉在地上,露出书架后面的暗格:“沈科长!这里有个暗格!”

暗格里藏着一个铁盒,打开后,里面是一本泛黄的账本,还有一小包黑色的鸦片。账本上的字迹歪歪扭扭,记录着“民国八年,齐宅藏货五十斤”“民国十年,运至天津分舵”——每一页的末尾,都画着槐帮的图腾,旁边还有个小小的“沈”字。

“是我父亲的字。”沈砚秋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想起小时候父亲教他写字,总是在他的作业本上画一个小“沈”字做标记,“父亲当年在这里藏过鸦片,还记录了运输路线。这个男人,应该是想找这本账本,却没想到自己会栽在这里。”

“齐家老宅的老管家叫刘忠,三个月前离开北平,去了天津。”赵毅拿着查到的资料,坐在北平警察总部的会议室里,“我还查到,死者叫孙三,是北平城里的鸦片贩子,五年前因为走私鸦片被抓过,当时审他的警察说,他嘴里提到过‘槐帮’,但没证据,最后只判了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