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 第11章 北平调令

民国二十四年春,青川镇的油菜花开得正盛,金灿灿的花海沿着河岸铺到天边。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沈砚秋正在镇小学的课堂上教孩子们辨认标本,柳如烟提着医馆的药箱从窗外走过,两人相视一笑——这是他们在青川镇最安稳的日子,却被一封来自北平的电报打破。

电报是北平警察总部发来的,字迹工整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沈砚秋同志,鉴于你破获青川镇鸦片案及连环献祭案有功,现调你任北平总部刑侦科科长,即刻赴任。”

沈砚秋捏着电报,指节泛白。他看着窗外追蝴蝶的孩子,又看向正在整理药柜的柳如烟,喉结动了动:“如烟,北平的调令来了。”

柳如烟手里的药杵顿了一下,转过身时脸上还带着笑,只是眼底藏着一丝不舍:“是好事啊,北平是大城市,能发挥你的本事。”她走过来,指尖轻轻拂过电报上的“即刻赴任”,“那我……把医馆盘出去,跟你一起去。”

“你不必这样。”沈砚秋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心还沾着药粉,粗糙却温暖,“青川镇需要你,孩子们也需要你。我先去北平,等稳定了就来接你。”

柳如烟摇头,从抽屉里翻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是她在上海西医馆时的解剖记录,扉页上写着“以科学为刃,破世间迷障”:“我是法医,你的案子也需要我。而且,我不想再和你分开。”

沈砚秋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突然笑了。他想起在青川镇地窖里并肩查案的夜晚,想起上海弄堂里她挡在自己身前的模样,心里的犹豫瞬间消散。他抬手帮她把散落的碎发别到耳后:“好,我们一起去北平。”

三天后,他们坐上了去北平的火车。火车驶离青川镇时,林阿翠和小石头追着火车跑,手里挥着红绸带,大喊着“沈叔叔柳姐姐要回来”。沈砚秋趴在车窗上,看着越来越远的青川镇,眼眶有些发热——这里是他和柳如烟的起点,却不会是终点。

北平比青川镇繁华得多,街道上跑着汽车,商铺的霓虹灯闪得人睁不开眼。警察总部是座西洋式建筑,门口的石狮子透着威严。刑侦科的科员们早就等着了,为首的年轻科员叫赵毅,戴着圆框眼镜,手里拿着一摞案卷:“沈科长,您可算来了!最近有个案子,总部查了半个月都没头绪,您看要不要先看看?”

沈砚秋接过案卷,封面写着“北平昌平县王家村灵异案”。他翻开第一页,瞳孔突然缩了——王家村的地址,正是他小时候生活过的村子!他五岁时跟着父亲离开,只记得村口有棵老槐树,还有祠堂里的铜钟。

“王家村?”柳如烟凑过来看,注意到沈砚秋的手指在地址上反复摩挲,“你认识这里?”

沈砚秋点头,声音有些发颤:“我小时候在这里住过,我父亲……是王家村人。”他翻开案卷里的现场照片——村口老槐树下躺着一具男尸,脸色发青,嘴角挂着白沫,旁边的泥土里有几团绿色的“鬼火”痕迹;祠堂的供桌上,贡品歪歪扭扭地摆着,像是被人动过,墙角还有个模糊的黑影轮廓。

“村民说,是‘槐仙’索命。”赵毅递过来一杯茶,语气里带着困惑,“死者是村里的王老四,前几天去祠堂祭拜,回来就说看到槐仙的影子,昨天晚上就死在老槐树下了。还有村民说,晚上看到老槐树下有绿火飘着,跟着绿火走的人,都会听到祠堂里有铜钟声。”

沈砚秋的手指停在照片里的老槐树上——树干上有个熟悉的疤痕,是他小时候爬树时摔下来弄的。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回忆:“明天去王家村,我要亲自查。”

第二天一早,沈砚秋、柳如烟和赵毅坐着汽车去王家村。汽车驶离北平城区,周围的建筑渐渐变成土坯房,路面也颠簸起来。快到王家村时,沈砚秋看到了村口的老槐树——比他记忆中粗了不少,树干上的疤痕还在,只是多了几道新的刻痕。

村里静得有些诡异,家家户户都关着门,偶尔有个村民探头出来,看到他们的汽车,又立刻缩了回去。赵毅敲了敲村支书王老实家的门,半天门才开,王老实探出头,看到沈砚秋,愣了一下:“你……你是沈老根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