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 第10章 沪上迷踪

民国二十三年冬,上海。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黄浦江的水汽裹着煤烟味,扑在沈砚秋的呢子大衣上,结成一层细密的水珠。他站在十六铺码头的石阶上,手里攥着那张写着“上海霞飞路同福里17号”的纸条——这是从李看守口袋里找到的“王大人”地址。柳如烟站在他身边,围着一条米白色围巾,鼻尖冻得微红,却依旧紧紧抱着装有解剖工具的木盒。

“这里比青川镇乱多了。”柳如烟的目光扫过码头上来往的人群,有穿西装的商人、拉黄包车的车夫,还有戴着礼帽、眼神警惕的男人,“我们得小心,‘王大人’能在京城和青川镇布局,在上海肯定也有势力。”

沈砚秋点头,抬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围巾——指尖碰到她耳后的皮肤,凉得像冰,他心里莫名一紧:“先找家客栈住下,再去同福里打探。我在伦敦认识个记者朋友,或许能帮我们查‘王大人’的底细。”

两人坐上黄包车,车夫踩着踏板穿梭在狭窄的弄堂里。弄堂两侧的石库门房子挤得密不透风,晾衣绳上挂着的蓝布衫在风里晃,像一个个悬着的人影。偶尔有猫从墙头上窜过,发出“喵”的一声,在寂静的弄堂里显得格外突兀。

“先生,同福里到了。”车夫停下黄包车,指着前面一条更窄的弄堂,“里面17号是个闭门的院子,听说半年没开过门了。”

沈砚秋付了钱,和柳如烟走进弄堂。同福里的路面铺着青石板,缝隙里积着污水,散发出一股霉味。17号的院门是黑色的木门,门环上锈迹斑斑,门楣上的“福”字已经褪色,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沈砚秋推了推门,门没锁,“吱呀”一声开了,一股混杂着樟脑丸和灰尘的气息扑面而来。

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墙角堆着几个破旧的木箱,木箱上贴着“同德货栈上海分号”的标签——和青川镇城里的货栈标签一模一样。柳如烟蹲下身,手指拂过木箱上的灰尘:“标签是新贴的,最多三个月,说明‘王大人’最近还用过这里。”

沈砚秋的目光落在正屋的窗户上——窗纸破了个洞,里面黑黢黢的,隐约能看到桌腿的轮廓。他从口袋里掏出手电筒,光柱往里照去,突然顿住:“你看。”

窗台上摆着一个木偶,和青川镇的木偶一模一样,没有眼睛,身上穿着蓝色的布衫,布衫上绣着一朵残缺的牡丹。木偶的手里还攥着一张纸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是李看守的笔迹:“沈砚秋,柳如烟,你们跑不掉的。”

“他知道我们来了。”柳如烟的手攥紧了木盒的提手,指节泛白,“这是陷阱,我们得赶紧走。”

话音刚落,弄堂口传来一阵脚步声,几个穿着黑色短打的男人冲了进来,手里拿着木棍,堵住了院门。为首的男人留着络腮胡,脸上有一道刀疤,盯着沈砚秋冷笑:“‘王大人’早料到你们会来,特意让我们在这等。”

沈砚秋把柳如烟护在身后,手按在袖口的匕首上——他注意到络腮胡的腰间挂着一块玉佩,上面刻着和刘府地窖里一样的图腾:“你们是‘同德货栈’的人?‘王大人’在哪?”

“想见‘王大人’?先过我们这关!”络腮胡挥了挥手,手下的人举着木棍冲上来。沈砚秋侧身躲过,匕首出鞘,朝着一个男人的手腕划去——那男人疼得叫了一声,木棍掉在地上。柳如烟则从木盒里拿出手术刀,对着另一个男人的胳膊刺去,动作干脆利落,显然不是第一次面对危险。

但对方人多,沈砚秋很快就被缠住,后背挨了一棍,疼得他龇牙咧嘴。柳如烟想过来帮忙,却被络腮胡拦住,他手里拿着一把匕首,朝着柳如烟的胸口刺去。沈砚秋眼疾手快,一把推开柳如烟,自己却被匕首划到了胳膊,鲜血瞬间渗了出来。

“沈砚秋!”柳如烟惊呼一声,捡起地上的木棍,朝着络腮胡的后背狠狠砸去。络腮胡疼得大叫,转过身想反击,却被沈砚秋用匕首抵住喉咙。

“说!‘王大人’在哪?”沈砚秋的声音冷得像冰,匕首已经划破了络腮胡的皮肤,渗出一丝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