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匹雨后天青色的杭绸,像一道明媚的春光,照进了长门宫灰败的色调里。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苏晓月是个行动派,拿到布的第二天,就拉着青果开始忙活。她没有先给自己做新衣,而是决定从改善居住环境开始。
“娘娘,这……这料子这么金贵,真拿来做窗帘啊?”青果摸着那光滑冰凉的绸缎,心疼得直抽气。在她看来,这应该裁成衣裙,或者好好收起来当传家宝才对。
“东西造出来就是用的,放着生虫才是暴殄天物。”苏晓月手脚麻利地量着窗户尺寸,“窗户是房子的眼睛,眼睛明亮了,心里才亮堂。咱们已经够憋屈了,不能再让这破窗户添堵。”
她指挥青果烧水,将布料仔细浆洗过,使其更加挺括。没有缝纫机,就一针一线地手缝。苏晓月前世为了研究传统美食,没少接触手工活,针线功夫虽不算顶尖,但做个简单的窗帘绰绰有余。
张太妃和赵嬷嬷听说后,也好奇地过来看。当她们看到苏晓月真的将那么好的绸缎往破窗户上挂时,也都惊呆了。
“苏娘娘,这……是不是太奢侈了些?”张太妃委婉地提醒。她虽出身世家,但在冷宫十几年,早已习惯了艰苦。
苏晓月正踩着凳子挂窗帘,闻言回头笑道:“太妃,您说,是咱们的心情重要,还是一匹死物重要?每天看着这破洞漏风的窗户,心情能好吗?心情不好,吃什么都味同嚼蜡。您看,这颜色挂上去,是不是感觉屋里都亮堂了?”
她说着,将最后一角固定好,跳下凳子。
此时正值午后,阳光透过崭新的天青色绸缎窗帘照射进来,光线被过滤得柔和而明媚,给冰冷破败的殿内洒下一片清凉又温暖的色泽。原本死气沉沉的房间,仿佛瞬间被注入了生机。
张太妃看着那光影,恍惚间似乎回到了几十年前,自己刚入宫时的某个午后。她怔了许久,才轻轻叹了口气,嘴角却泛起一丝极淡的笑意:“是啊……是亮堂多了。”
赵嬷嬷也喃喃道:“真好看……像把天空剪了一块挂屋里了。”
青果更是开心地拍手:“娘娘说得对!看着这窗帘,奴婢都觉得肚子没那么饿了!”
苏晓月得意地拍拍手:“这就叫环境改变心境!下一步,咱们得想办法把这漏风的地方堵一堵,再弄点厚实的棉被。冬天可就快来了。”
有了这匹布的开端,苏晓月对改善生活充满了干劲。她用剩下的边角料,给青果、张太妃和赵嬷嬷每人做了一个简单的发带或手帕,算是小小的福利,把三人都哄得眉开眼笑。
生活条件的改善,直接体现在了饭菜上。
有了皇帝“包月”提供的稳定(虽然需要她斗智斗勇去争取)食材来源,苏晓月的“小食堂”菜色日益丰富。她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粥和饼,开始尝试更复杂的菜式。
这天,她用送来的新鲜鲈鱼,做了一道清蒸鱼。鱼肉雪白,仅用葱丝、姜丝和一点点猪油、酱油调味,最大程度保留了鱼本身的鲜甜。出锅时,浇上一勺热油,“刺啦”一声,香气四溢。
她又用嫩豆腐和肉末,做了一碗麻婆豆腐(虽然缺了关键的豆瓣酱和花椒粉,她用干菇粉和一点点茱萸代替,别有一番风味),红油赤酱,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再加上一碟清炒时蔬,一锅碧莹莹的野菜汤,这顿饭,放在哪里都算得上丰盛了。
苏晓月照例分出一份,让青果给张太妃送去。
张太妃主仆如今几乎成了苏晓月的固定食客,伙食水平直线上升,连带着气色和精神都好了许多。赵嬷嬷每次来端饭,都感恩戴德,恨不得把苏晓月供起来。
然而,这冷宫里的香气,终究是藏不住的。
长门宫虽然偏僻,但并非与世隔绝。总有巡逻的侍卫、偶尔经过的宫女太监。那日益浓郁、花样翻新的饭菜香,像一只无形的小手,不断撩拨着过往之人的好奇心。
“嘿,你闻见没?长门宫那边,最近天天这么香!”
“可不是嘛!听说里头就住了个废后和一个老太妃,哪来的这么好吃食?”
“邪门了……难不成是闹鬼了?听说饿死的人,阴魂不散,会闻到饭菜香……”
“呸呸呸!少胡说!我瞧着,怕是有什么古怪……”
流言蜚语,开始像暗流一样,在皇宫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悄悄蔓延。
这一日,苏晓月正在尝试用有限的材料做“叫花鸡”的改良版——叫花鸟(因为没鸡,只能用偶尔捕捉到的麻雀代替)。她用泥巴把处理好的麻雀裹起来,塞进灶膛里煨烤。
就在泥巴渐渐干裂,散发出混合着泥土和肉类的奇异香气时,院门外,传来一个尖细又带着几分傲慢的女声:
“里面的人!出来回话!”
苏晓月眉头一皱,示意青果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