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 第25章 雪盐的蓝图

“君王之学”的课程,依旧在继续。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嬴政,也依旧扮演着那个谦逊好学的完美太子。但在那副恭敬的面具之下,一个庞大而精密的计划,已经在他和陈寻的心中,悄然成型。

他们蛰伏了整整三个月。

在这三个月里,陈寻几乎将自己关在了东宫的书房里。他不再频繁地出现在演武场,而是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一项浩大的工程中——撰写一份,足以颠覆大秦制盐业的“商业计划书”。

当然,在这个时代,它不叫这个名字。它被命名为——《论官营精盐之法》。

这份计划书,是用最标准的秦国小篆,写在昂贵的、经过处理的细麻布上的。为了完成它,陈寻几乎耗尽了自己从邯郸带来的所有积蓄,去换取这些书写材料。

嬴政和蒙恬,则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嬴政利用太子的身份,为他调阅了所有能接触到的、关于秦国盐铁专营的律法和往年账目。

蒙恬则利用家族的关系,为他提供了大量关于军中用盐、以及边境贸易的宝贵数据。

陈寻,就像一个现代公司的ceo,将这些来自不同部门的“数据报表”,汇总到一起,然后用他那超越时代的知识和逻辑,进行着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建模。

这份最终完成的《盐法》,是一份极其恐怖的、充满了现代商业思维的降维打击。

它从三个层面,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足以让秦国国库收入翻上数倍的“雪盐”蓝图。

第一层面,是技术。

陈寻详细地、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绘制出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完整工业化流程。

他设计了一种“多层沉淀过滤池”,可以用麻布、木炭、细沙等廉价材料,对卤水进行高效的预处理。

他还设计了一种“阶梯式蒸发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进行大规模的初步蒸发,极大地节省了燃料成本。

这套流程,对于一个习惯了“煮海水为盐”的时代来说,无异于天顶星科技。它能以极低的成本,产出最高品质的“雪盐”。

第二层面,是经济。

陈寻在这部分,引入了一个让嬴政都感到心惊肉跳的概念——“差异化定价”。

他将未来的精盐,分为了三个等级:

“贡盐”: 品质最高,洁白如雪,专供王室和顶级贵族。价格,要比现在齐国贩运来的海盐,还要贵上一倍。这,是用来彰显地位的奢侈品。

“官盐”: 品质次之,满足普通官员、富商和军官的需求。价格,与目前的普通粗盐持平,但品质却远胜之。这,是用来迅速占领市场的核心产品。

“民盐”: 将提纯后剩下的、品质稍差但依旧远胜池盐的盐,以极低的价格,甚至在某些区域以“凭户籍限量换购”的方式,出售给普通平民百姓。这,是用来收拢民心、彰显君王仁德的“福利品”。

奢侈品负责盈利,核心产品负责占领市场,福利品负责收买人心。一套完美的、闭环的商业逻辑。

第三层面,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