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刚穿越,被千古一帝抢走半块饼 > 第6章 邯郸“商业”第一桶金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按下了安稳生活的播放键。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废弃的陶窑成了陈寻和政最完美的庇护所。

他们每天都像两只勤劳的工蜂,不断地完善着这个简陋但又温暖的“家”。

他们从外面的废墟里,搜集来更多可用的东西:一个破了边但还能装水的陶瓮,几块可以铺在地上隔绝寒气的木板,甚至还有一堆被遗弃的、可以当作柴火的干枯树枝。

有了陷阱这个稳定的食物来源,他们再也不用为第二天的口粮发愁。

虽然不是每天都有收获,但隔三差五的,总能套到一只野兔或者几只倒霉的野鸡。

陈寻甚至开始尝试用陶片和烂泥,制作一个简易的熏肉架,希望能将吃不完的肉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生存的压力一旦减轻,陈寻那颗属于现代人的、躁动不安的心,便开始活泛起来。

温饱思淫欲。

哦不,是温饱思“致富”。两个大男人,陈寻还没有想到那档子事。

每天只吃烤肉,连一点盐都得省着用,更别提任何调味品了。

这种茹毛饮血般的生活,对于一个习惯了外卖、火锅、烧烤的各种科技美味的现代青年来说,这简直是一种酷刑。

他做梦都想搞点钱,去城里买些像样的调料,买两件能蔽体的衣服,甚至,如果可能的话,买一把真正的铁质小刀,而不是整天用锋利的石头和陶片当工具。

可是,钱从哪儿来?

靠政从质子府里偷偷带出来的那点零用?

那不叫赚钱,那叫“啃小”。

陈寻的自尊心不允许他这么做。

必须得想个办法,利用自己脑子里的知识,搞点“事业”出来。

造玻璃?烧水泥?炼钢铁?

陈寻在脑中把这些穿越者必备的“发家三件套”过了一遍,然后迅速地全部否决了。

这些都需要专业的知识、复杂的工具和大量的原材料,他一个连化学方程式都快忘光的社畜,根本玩不转这些。

他的优势,不在于这些“硬核科技”,而在于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能极大改善生活品质的“小窍常识”。

比如……盐。

他现在用的盐,是从市场上换来的粗盐。

那种盐颗粒巨大,颜色发黄,里面还夹杂着各种肉眼可见的杂质,味道又苦又涩。

而他知道,想要获得更纯净、味道更好的精盐,方法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提纯。

一个简单的初中化学知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这个念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迅速地生根发芽。

盐,是古代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也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如果他能制作出比市面上所有粗盐都更洁白、更纯净的“雪盐”,那绝对是一门能赚钱的好生意!

说干就干。

他把自己的想法,连说带比划地告诉了政。

政听完后,那双总是波澜不惊的眼睛里,第一次露出了商人般的精明光芒。

他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件事背后巨大的商业潜力。

两人再次分工合作。

政负责提供“启动资金”和市场调研。

他不动声色地从质子府里,弄来了十几枚刀币,并且带回了一个重要的情报:目前邯郸城里,品质最好的盐,是从齐国贩运来的“海盐”,价格高昂,只有贵族才用得起;而平民百姓,大多吃的都是本地盐井出产的、苦涩的“池盐”。

陈寻则负责技术攻关。

他们的秘密基地里,工具简陋得令人发指。

没有烧杯,他就用那个缺口的陶碗;没有滤纸,他就找来最细密的麻布,反复清洗;没有酒精灯,他就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火堆的温度。

第一次实验,就以惨败告终。

由于火候没掌握好,水分蒸发得太快,最后得到的只是一层黏在碗底的、比原来更脏的盐垢。

政没有嘲笑他,只是默默地帮他收拾残局。

陈寻也不气馁。

他总结经验,开始了第二次尝试。

这一次,他用更小的火,进行了更长时间的、缓慢的蒸发。

当陶碗里的水分终于被完全蒸干后,奇迹发生了。

一层薄薄的、洁白的、如同雪花般的细小晶体,均匀地覆盖在了碗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