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小说网 > 从捞狗屎开始的彪悍人生 > 第六十二章 50年代早点

王安平将牛车稳稳停在路边专门拴牲口的木桩旁,利索地将大水牛拴好。看小说就来m.BiQugE77.NET

这年头,大街边随处可见这种桩子,方便赶集的人。不过就算随便找个地方系上,也没人敢动偷牛的念头——那可是要吃枪子儿的重罪!

国营早点铺子(早先是私人买卖,如今公私合营了)门口热气腾腾。

几个穿着白围裙的工人正麻利地忙活着。一口大油锅滚沸着,金黄色的米饺子在里面翻滚,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焦香。

他们这地方,在南方人眼里算北方,北方人又觉得是南方,自己则认作北方。

但吃食上,还是大米当家。

早点也以米食为主,比如那“米线”(本地人叫米面),是用铁板浇米浆蒸熟晾晒、切丝晒干做的。吃时抓一把泡软,像下面条一样煮,王安平喜欢往里加点肉末,滋味更足。

面食在这儿稀罕,多是挂面,或是煮稀饭时搅点面疙瘩,再就是用油煎个面饼。饺子、包子、馒头这些精细面点,村里十家里有九家半不会做。

三妹王安慧扯了扯王安平的衣角,等他弯下腰,指着油锅小声问:“哥,那是啥?”

“饺子。”

“哦……”王安慧吸溜了一下口水,“哥,饺子好吃吗?”

“还行吧!”这米饺馅是豆腐拌点肉末葱花,味道确实不赖。

“同志,饺子和油饼咋卖?”

“都是四分钱一个,收一两粮票。茶水免费,稀饭另收一两粮票。”柜台后的服务员头也不抬。

“来二十个饺子,二十个油饼,稀饭不要了,光喝茶。”王安平算得清楚。

“一块六毛,外加四斤粮票。”服务员报了数,“茶水在桌上,碗在那边,自己拿。”

王安平从内兜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毛票,数出钱和粮票递过去。

几个孩子早已一人捧了个粗瓷大碗,眼巴巴地围着桌子坐下了。

王安平拎起桌上油腻的铝茶壶,给每人倒了碗热茶。很快,服务员端来个小簸箕,满满堆着金黄的油饼和焦脆的米饺。

王安平抽了双筷子:“吃吧!慢点吃,小心烫,天还早呢。”他夹起一个饺子,轻轻咬开,香气四溢,“里头的豆腐烫嘴,都慢着点。”

“知道了哥!” “知道了草狗哥!”孩子们应着。

“哥,真好吃!”三妹王安慧美滋滋地咬了一大口油饼,腮帮子鼓鼓囊囊,“跟着哥过日子,就是舒坦!” 这小丫头,嘴甜最会哄人。

“同志,来五个油饼,五个饺子,再加两碗稀饭!”

“哟,王同志!里面请里面请!今儿怎么这么早?”服务员的声音明显热情了几分。

“昨儿跟朋友喝了几盅,没吃多少,这不肚子闹革命了嘛!”

“您稍坐,马上就好!”

“哥,是大堂哥!”三妹王安慧压低声音,小脸绷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