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明刊玩的很花。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什么内容都有什么内容都敢承接,销量更是嗷嗷爆表连创新高。
而除大明本地外,明刊在建奴,鞑靼之地的销量也是高到离谱。
原因很简单。
大明说评书的跟随商队进入了鞑靼,而建奴的销量则要感谢李如梧那些人。
在崇祯的刻意放纵下,他们在私下和除皇太极之外的代善等人的贸易也是如火如荼。
建奴女子井喷式进入大明,且年纪八成都在二十岁以下。
鞑靼人不认识大明的文字,也对大明的政令以及惩处贪官之事不感兴趣。
但那连载的小说加上说书人的包装,导致大明手艺人做出的小玩意成为鞑靼爆款。
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哪吒的乾坤圈甚至托塔天王手里的宝塔等玩具,成了鞑靼孩童的最爱。
而且进入鞑靼的商队高薪聘请会说汉话的蒙古人,但凡能勉强沟通认识几个字的,都有了一份体面的差事和更体面的收入。
这就是外企的作用,能带动底层风向的中产们自然会为大明发声。
说书人也夹带私活,言明会说汉话又认字的将来定有大出息。
你们看,那互市对彼此都有利,谁能抢占先机谁就占了大便宜。
鞑靼没有明朝的书籍,就算有也是被掌握在金帐之内。
所以这明刊就成了学习的教材,说书人没事教几个字,晚上再充当一下私教大家都得了好处。
而最神奇的一件事就是,大明的马吊牌被工部改成了一种叫麻将的东西。
马吊牌共有六十张,但这麻将数量却要多得多,玩法虽然有区别但却极易上手和马吊牌的区别不算太大。
可这麻将却不在大明内部发售。
因为工部说了,这是人家鞑靼和瓦剌使团特别定制的。
大明的赌具大明没火起来,在鞑靼和瓦剌的贵族中却是火的一塌糊涂。
据说林丹汗和他的后宫们经常通宵打牌,而且不亦乐乎。
这玩意当然来自崇祯。
要说这麻将可是历史颇久,当年李清照最喜欢玩的打马游戏其实也可以称为麻将的前身。
只不过那是种棋类游戏,但也有骰子投掷步骤极为复杂,又讲求策略之类的玩意。
对于蒙古人来说,这么复杂的东西不适合他们,麻将简单又容易上瘾最合适。
打吧。
人的精力就那么点,干了这样自然就顾不上另一样。
你打麻将朕干活,到时候朕灭你国的时候咱俩一起打,嗷。
玻璃卖出了天价。
最贵的是玻璃器皿,随后便是玻璃板。
那些蒙古的小贵族还是很能干的,花费天价买了玻璃板运回金帐,让林丹汗感受到了躺在床上也能看风景的惬意。
随后便在贵族之内开始流行。
不用做任何广告,那透明的玻璃板被安装在贵族们的窗子上,普通蒙古百姓自然就知道。
这玩意是来自大明昂贵的奢侈品。
崇祯让宋应星在玻璃球中间留了一个孔,随后由服造局的巧娘用彩线编织成配饰卖进蒙古。
那些贵族们人人腰间挂了一条,再加上那透明的杯子以及装他们没见过水果的瓶子。
鼻子里闻着鲍鱼红烧肉的味道,再加听闻贵族们家里安装了常年都能出热水的锅炉。
潜移默化之下,他们对中原大明产生了无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