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在明朝的时候存在感并不强。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一个是地理位置处于大后方,再一个和江西人的性格有关。
正德年间江西南部,出了个叫谢志山和蓝天凤的两头货竖旗造反,一举控制了数个县城且有做大的趋势。
但这两头货运气实在不好,他们碰到了一个后世提起都会竖大拇指的存在。
王阳明。
这位甚至能和孔子相提并论的阳明先生,到底有多强根本不用赘述。
也正是他在江西传播阳明心学,让这个地方的人在经商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后来李自成叛乱波及江西,但江西老表对他给的那点承诺根本不看不上,在江西折腾好几年也没整出太大的水花。
后来南明建立,江西从大后方变成了战争前沿。
这些江西老表们才展现出了不为世人所知的战斗力。
乡绅团练为主的军队,在赣州坚守数月而清军久攻不下。
但随着南明的皇帝一个比一个垃圾,心向大明的江西人一批一批战死,又一拨一拨受到来自南明的盘剥。
最后算球,打仗哪有做生意来的实在。
满清之时,哪怕一直被晋商、徽商以及浙商打压依旧牛的一批。
而祖宽的奏报里,就提到了江西的麻烦根源。
乡绅团练。
这是纯粹由地方退休官员、有头有脸的文人以及富商地主组建的民勇。
或者说是他们的私人武装。
这种类型的私人武装曾被两个人玩出了花,一个叫王阳明。
他平叛谢志山用的就是乡绅团练。
第二个叫曾国藩,他平定太平天国用的主体湘兵也来自乡绅团练。
这是一个组织松散但又是绝对的利益团体。
这就是百姓恨曾国藩的湘兵更甚太平天国的原因,烧杀抢掠纪律性近乎没有,法制更是不存在。
崇祯早就想对大明的军队进行改革裁撤,号称一百七十万实际能用的不到四成。
这件事一直没推动还按时发放军饷,也是他故意而为之。
裁掉也得让这些人有条活路。
自己抄家抄的够多,养他们一年两年的也撑得住,军饷翻倍一年下来也有了几十两,种田还是做点小生意都够了。
对于这件事孙承宗是不同意的,有的人得了银子就会花天酒地根本攒不下钱。
而崇祯闻言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不是最好的甄别吗?
这句话让孙承宗的脸色都是一变。
甄别什么?
杀!
杀掉那些得了银子就花天酒地的兵痞人垢,留下那些当兵只为糊口有用之人。
可这..是否杀的太多了些?
孙承宗比任何人都知道,大明在册卫所的兵卒是个什么德行。
崇祯微微摇头:阁老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这些人当兵就是为了不劳作拿军饷,但凡出现一人许利就会叛变作乱。
以这种心性拉去战场,等着灭国吧。
所以,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吗?
不树立权威,不整顿军营面貌,这大明就没有重兴一说。
而他选中的第一个突破口,就在江西。
江西乡绅团练的数量最多,而且和当地官府沆瀣一气,土地兼并的严重程度不弱四川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