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升,原来只是一个御药房太监。看小说就到WwW.BiQuGe77.NEt
拜了魏忠贤之后成为了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后被天启选中总督漕运。
郭尚友,都御史,郭礼的后人乃是山东潍县(潍坊)一带的望族。
此人和崔文升一起负责大明漕运,崔文升为主郭尚友监察。
但这个人崇祯知晓他的生平。
哪怕在后世的潍坊仍有郭家老宅的存在,松园子历史文化街区就有郭尚友的故居。
此人在历史上因漕运得当,曾被崇祯晋升为户部尚书。
算不得忠烈之臣,但绝对算得上是合格尽职的官员。
“说下去。”
方正化闻言再次躬身。
“高启潜承认自己实际受郭尚友指使进入皇宫,伺机接近陛下。”
“而郭尚友此举,乃是为了从漕运之中持续得利。”
说着取出一份纸张。
“臣查明,自天启二年开始至今岁一共有六十八艘漕运船只沉没,其上尽为各地运来京城的赋税粮食,其中七艘船只运送的乃是税银,沉入水底上报折损共计七十三万余两。”
崇祯闻言眉头皱的更紧。
前有陆路车马故意累死马匹骗取朝廷银两,现有漕运船只倾覆贪墨税银。
合理合法,有理有据。
而且查无可查,就算定罪也只能处理掉一批真正干苦力的。
这大明官员的贪腐还真是花样百出,自己要堵的窟窿还真是多到数不清。
而最重要的,是他不信高启潜。
“他为何撑了半年方才开口?”
方正化:“此人入宫之前还有亲眷留在山东潍县,臣派人查证发现属实,其亲眷正在郭尚友府中为仆。”
一切都对上了,一切都那么的合理。
崇祯思索了片刻后起身来到御书房的地图之前,看着那幅经过徐霞客改良之后的大明疆域图皱眉沉思。
“再查!”
方正化闻言退出御书房,而崇祯再次站立一会之后:“叫王体乾来见朕。”
他不是不相信方正化,而是现在他掌握的大明和历史上记载的大明,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史书上没有对孔家有过太多记载,更没记载云南沐启元的背后有人指使,同样没有记载钱龙锡和孔家有过任何交集。
这些东西被人从史书上抹去了。
抹去这些的人可能是满清,但也有可能出自其他人的手笔。
对于这个天启留给自己的司礼监掌印,崇祯一直没启用甚至没让他扮演任何角色。
“王体乾,和朕说说漕运的事。”
王体乾闻言躬身:“天启元年,先帝下令裁撤漕运总兵一职,取消万历年间设下的两名漕运总督,设总督一人,启用都御史为辅监察之。”
“漕运衙门大小在册有品级的官员二百七十九人,加上不入品但领朝廷俸禄者共计九百三十三人。”
“漕运沿线有漕军十二万归总督调遣,漕船在册一万一千七百七十五艘,每船设水手十五人,沿岸纤夫船厂以及码头商铺等等相加,以漕运为生者可到百万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