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懋康的燧发枪已经生产出了五百支。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为了试验新型枪械的稳定性和准星,崇祯下令这五百支燧发枪一分为二。
给了曹化淳的勇卫营和京营各一半,适应新式枪械的同时挑毛病。
还未大量投产找出毛病,总比花大价钱弄出一大堆有问题的烧火棍要好得多。
李志明抽调了十名太医去了密云军工厂紧急抢救徐光启。
这个老头研究火药差点把自己崩死,但大明火炮的射程也是突飞猛进。
虽然距离崇祯的要求还差很远,但这个进步的速度是喜人的。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达到自己的要求只是时间问题。
杨嗣昌、毕自严和蒙古使臣的谈判扯皮,变成了有偿的吃喝玩乐,北京城相比他们的所谓都城繁华太多太多。
尤其明刊一出现,整个大明各地方的特色美食一拥而来。
而那些蒙古使团里的贵族小王爷们,洗澡的时候用上了锅炉和香皂。
这让他们大呼神奇,随后肥皂、白糖、蜂窝煤、炉具、海南和两广来的水果罐头以及干海货让他们的眼睛锃亮锃亮的。
原来大明不止有绫罗绸缎、茶叶瓷器美酒,还有这么多没听过没见过的好玩意。
可询问售价几何时,得到的回复只有两个字。
不卖。
此乃大明珍品,内部供应尚且不足如何能够外销?
那蜂窝煤加精美炉具可比烧牛粪要享受多了,这大冬天的坐在漠北帐篷里烧着蜂窝煤吃着水果罐头。
滋啦一口酒,再来一份滋滋响的砂锅鲍鱼红烧肉,这简直就是神仙日子。
但这些东西都不在双方签订的互市物资清单里,毕自严不卖自然也就谈不下来。
就在蒙古使团里老东西准备玩心眼,小贵族们乐不思蜀的时候,毛文龙给崇祯送来的第一批礼物到了。
四百六十八名建奴女子,年纪全部都在十四到十八岁之间未经人事的少女。
接手这些女子的是杨嗣昌,随后皇宫里传出陛下要选建奴女子填充后宫的消息。
这一下让这些建奴女子的身价倍升,但遗憾的是,这些女子并没有被陛下选中之人。
随后一部分相貌上佳者被调入教坊司,其余人等安排进了大明第一服造局。
教坊司是为宫廷、祭祀、朝会等提供鼓乐戏曲的培养机构,但后面逐渐演变成了有官方背景的青楼。
这样的地方可不是谁都能来的,有钱还得有相对应的身份才能来消费。
而明刊一出手,这些建奴女子瞬间成为被追捧的对象。
初夜的金额达到了一千两以上。
而也不知道杨嗣昌用了什么手段,那些原本哭哭啼啼寻死觅活的建奴女子和他聊过之后。
个个兴高采烈的迎接新生活,而崇祯得到的消息是杨嗣昌的方法就俩字。
抽成。
三年后还你自由身,可选择留在大明买房置业,也可选择带着挣来的血汗钱回归建奴。
教坊司生意的火爆,让原本没把抓建奴女子进行交易当一回事的蒙古人眼睛一亮。
因为杨嗣昌神秘兮兮的告诉他们,未来整个大明所有地界都会建立教坊司分署。
缺口很大的,而且蒙古女子也能卖出一个好价钱。
有些事只要开个头就可以了,有些人你根本不用教他怎么做,只要让他看到有利可图,他自己就会运作起来。
比如那些养尊处优,根本没把自己族群里百姓当成人的贵族小王爷们。
大明很好,很繁华也很享受,但享受就得要银子。
他们没有,但现在看到了搞银子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