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右侍郎刘应遇被拿下,被牵连的官员达到了三十八人之多。看最快更新小说来M.BiQuge77.Net
内阁大臣李国普被抄家灭族,但神奇的是一个被其牵连之人都没有。
仿似陛下要杀的只是李国普一人,也仿似陛下杀李国普,真的只是恼怒其当堂欺君之罪。
新科状元刘理顺接替了刘应遇,成为了新的户部右侍郎。
王养正前往浙江台州任知府,金声,河南府知府(洛阳)。
河南省三司(布政司、按察司,督司)在开封府,郑州如今只是一个散州归驻开封的三司统领。
布政司是管理民生行政的,按察司相当于检察院和法院的结合体,督司则是统领地方卫所、屯田和军户以及协防治安的部门,相当于武装部和公安厅的结合体。
河南之前没有总兵,所以崇祯直接把督司划拨到了虎大威之下。
王家彦,任河南按察司佥事,相当于河南政法委副书记。
吴甘来,任湖广武昌府知府,用后世的说法相当于武汉市委书记。
这样的任命完全不符合明朝官员任用制度,但科举都改了,一下子中榜八千人,所以这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尤其这些人全部被登录在明刊之上全国发行,这些人还没上任就已经成了名人。
连带着和这些人一起的发行的,还有崇祯在皇极殿上的那通惊世骇俗的发言。
这下子全国的人都知道了,朕派去你们那里的官不是作威作福的,而是让你们过好日子兜里有钱的。
能让你们赚钱吃饱的就是好官,隔壁县红红火火你们穷的叮当响,那这个官就是垃圾。
都察院联合吏部每年的摸底调查,如果发现一地官员到了地方啥也没干成直接撸到底。
贪腐欺压百姓的直接拿下。
但这所谓的一年一次的摸底怎么摸,陛下没说也没人知道。
可那明刊却是面向全国征稿,什么内容都行什么形式的都可以。
没说,但好像也什么都说了。
明刊不是衙门,但只要被明刊披露出来就一定会被陛下所得知,虽然现在大明的刊物只有三种且发行只有数期。
但相互的竞争爆料的比拼已经开始了。
你不披露我来披露,内容关乎销量,销量关乎在民众心里的权威性更关乎收入。
钱,很俗的字眼,但却囊括一切。
包括人心和前进的动力。
因为崇祯给明刊那些的人提成点太高了,高到能让人发疯的地步。
但这同时又衍生出了另外一个景象。
那就是百姓们将会极为配合推崇分配到他们这里的官员。
这已经和个人素质无关了,关乎到每一个人的收入和未来。
支持大人用任何方法搞钱,最终受益的将会是他们。
八千人不能把整个大明的官员全换一遍,也不是每个人被下放之后都是一地主官。
但思想和行动上的区别已经出现了。
没有被拿下的官员不改变不行动,就会如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明显。
而这次不再只是应付上官的监察,还有来自麾下无数百姓的监督和举报。
陕西的科举也结束了,最后被袁可立和史可法临时拉出来顶上之人,有七成合格。
另外三成则是陈经纶和徐霞客亲自挑选出来的。
随后,则是数量庞大的官员调动。
陕西近一千人被调往湖广,广东和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