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昇离开了京城,带走了二十万两白银,更带走了兵部右侍郎和平匪总督的头衔。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这是继孙传庭之后,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官被确立成了军方新贵。
无随行监军。
曹文诏、孙传庭、周遇吉再加现在的卢象昇,身边都没有被安插监督的太监。
就连给的银子怎么花都没人去监管,这不合规矩,但连孙承宗都没说什么其他人自然也就闭了嘴。
问题是陛下启用的这些人效率高的实在离谱,陕西募军之后已经全部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尤其京营之内周遇吉带领的那十万人,整日演训的呼喝声响就连京城都听得到。
和原本死气沉沉懒洋洋的京营天壤之别。
李邦华上了一封奏疏,两件事。
一,为杨涟左光斗等人平反。
二,反对史可法接任湖广巡抚一职。
崇祯看着这封奏疏也是疲惫的揉了揉眼角。
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皆死,史称六君子之狱。
这些都是东林党人,但这些人却是东林党内最忠贞的那一批。
尤其杨涟,明朝历史上的移宫案的主角就是杨涟,若非他把朱由校从李选侍手里抢出来,李选侍怕是现在还住在乾清宫垂帘听政。
但这些人死的也是极为凄惨的,全部死在许显纯手里。
他刺瞎杨涟双眼刺聋双耳,随后用装满土的麻袋压在肋骨尽断的杨涟身上。
可尽管这样杨涟还是没死,最后许显纯用一根大铁钉从头顶贯入气绝。
之后是七君子,高攀龙(都察院左都御史,自尽,死前向北叩首,可死,不可辱)。
李应升,周宗建,黄尊素(都是御史),廖昌期(翰林院谕德),周起元(应天巡抚南京),周顺昌(吏部员外郎)。
左光斗死前他的一个学生前来看望,发现其双腿双臂皆被石头生生砸断,双目被挖,鼻削一半。
庸奴,此何地也?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大义事谁可支柱者?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我必死无疑你还来干什么,若你也被奸人所害谁来辅佐陛下治理国家,你若再不走,我就是拼了命也要杀了你。
老臣到死都没恨过这个国家没恨过皇帝,心里想的依然是让大明重回正轨。
而左光斗是最坚定支持熊廷弼执掌辽东军权之人,但可惜,他死的时候熊廷弼已经在一年前同样死在大牢之内。
而这个被左光斗大骂赶走的学生,就是史可法。
历史上对史可法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
有人赞叹他的忠贞无畏,但也有人说他徒有其表不堪大用。
最常见的说法是,这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所有选择全错,所有的决定没一样是正确的。
更有的说,在扬州城破前他不是在布置防务而是在写家书。
这个说法就有点牵强了,已报必死之念,死前写下遗书算什么大错呢。
然而对史可法评价负面的依据,则是他在军事上的决定极为让人诟病,联合满清对付李自成就是他主导的。
在面对马士英和阮大铖的时候又比较软弱,最后导致扬州城破无数人惨死。
但凡事都要客观看待,不是所有文官都是孙传庭和卢象昇,放下笔墨提刀就能杀人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