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早朝,和崇祯初登基时截然不同。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朝臣少了大半,那以前站在皇极殿之外凑数的也被崇祯下令取消。
取消的原因很简单。
自己说话,还要等传音太监一句一句传到殿外才能继续开口,麻烦又不实用。
那些站在殿外的人连参政的资格都没有,站在那也是凑数浪费时间。
有时间在殿外撅着,还不如去干点正事来的实在。
钱谦益看着有些空荡的朝堂心下暗自叹息。
就在前几日,他收到了来自南京吏部右侍郎钱龙锡的来信。
内阁统六部,六卿各存,今阁臣领部尚书,是重之而权愈隆,抑使六部制之而权反削?
这句话让钱谦益恍然大悟。
内阁统领六部,而六部向来都是独立存在的,如今的六部却都是用内阁大臣兼任,孙承宗领兵部,袁可立领礼部,吏部房壮丽虽未入阁但经常被孙承宗请去内阁议政。
这不是内阁的权力更大了,反而更小了。
盖陛下于内阁,既任且裁,阁久未重组,以陛下未惬于今阁。
今科,契机也。
钱龙锡的这句话让钱谦益顿时心下狂喜。
不设六部尚书而让内阁兼领,是任命也是裁撤,而裁撤的正是内阁掣肘陛下的特权。
不重组不是陛下对现在的内阁多满意,相反是非常不满意,所以机会来了。
就在此次科举。
一旦内阁重组,势必不会再任由内阁大臣兼领六部,而六部尚书的空缺就是他们的机会。
尤其这封信的最后一句,更是让前段时间战战兢兢的钱谦益充满了斗志。
可知科举试题,多取自四书五经断章而出?
盖无定解,则对错难辨,取谁中榜全凭运作耳。
而此法,源自叔时公。
科举考题从四书五经里出,而这在四书五经里掐头去尾找出考题的法子,乃是东林学院的创始人,顾宪成发明的。
掐头去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答案,没有答案就没有对错,没有对错自然也就无法分辨谁强谁弱。
所以谁最后中榜,就看谁的底蕴深厚谁的家世更强。
钱龙锡所谓的机会,就在于此。
钱谦益是礼部侍郎且才学之名不浅,此时科举将至然朝堂空荡,他必然会被抽调成为判卷之人。
是官皆有后人,后人想为官必经科举。
他便可经由判卷暗中交好朝中之臣,城下之盟在前,在朝中的路途自然顺畅无比。
所以从上让陛下重用的路走不通,就从下走朝臣的路子。
这也是他佩服钱龙锡的地方,因为钱龙锡身上有当年顾宪成远离朝堂,却能轻易搅动朝堂的本事。
“众卿平身。”
崇祯淡淡开口之后,眼神扫过下方钱谦益的时候眉头微微一皱。
红光满面意气风发,看来这段时间这狗日的过的不错啊。
不过想想也是,袁可立一直在外未回,杨嗣昌还未进京,陆澄源忙着明堂和科举的事没时间搭理他。
看来是自己这段时间太忙,疏于关心这位头皮痒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