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问过方正化,锦衣卫最强之时有多强?
而这位不苟言笑国字脸的太监猛人是这样回答的。看最快更新小说就来Www.Biquge77.Net
永乐年间,一朝臣在床榻之上和小妾行苟且之事。
只半句之功,妾哼三声。
半句之功就是写下半句诗的时间,大概相当于一分钟(估计还不到),从开始到结束小妾只哼哼了三声。
进去一声,出来一声,也就是说中间真正哼的只有一声。
但说完感觉这个例子在陛下面前说起不合适,随后又拿那个官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
事毕,其为妾说一戏语,妾未笑,然匿于柜中锦衣卫笑矣。
那哥们一分钟结束战斗后心情不错,决定给小妾讲个笑话,但讲完小妾没笑,躲在柜子里的锦衣卫笑了。
所以在洪武和永乐年间,吹牛逼是犯法的。
因为你不知道哪句话就被锦衣卫听去了,更不知道身边什么地方藏了锦衣卫。
强到令人发指。
随后崇祯问方正化,锦衣之强能否再现?
方正化回,三月京城,半岁直隶,两载遍大明。
给臣三个月的时间掌控京城,半年时间掌握北直隶所有地界,两年臣让锦衣卫再回洪武盛况。
就这么干脆。
所以崇祯当场大手一挥:毛羽健和刘懋抄家所得尽数归属锦衣卫支配。
而在放下手中锦衣卫送回钱谦益等人聚会的情报,崇祯微微叹了一口气。
猛人不吹牛逼。
从钱谦益家中下人去送请柬,就已经被锦衣卫的人盯上了。
也就是说,晚宴还没开始,参加酒宴的人员名单就已经摆在了崇祯的御案之上。
历史上方正化掌控的是御马监,而掌握锦衣卫的人是李若琏。
但对大明历史极为了解的他知道,李若琏的性情并不适合作为皇帝的白手套。
他之所以被后世推崇是因为绝对的忠诚,但实际上让李若琏来带领干脏活的锦衣卫很勉强。
相对而言更阴沉更狠辣的方正化带领锦衣卫,更合适。
而更正面更能拿得上台面的五城兵马司,更利于李若琏的发展也更符合他的性情。
对于这些绝对忠诚之人,崇祯打心眼里心疼,每每看到他们都有种深深的愧疚。
将手中情报放到一旁,崇祯冷冷一哼。
“朕等的就是你们动,就算你们不动朕也会让你们动起来。”
他和孙承宗说了要改祖制,但改祖制的事情太大,也需要一个绝对合适的切入点。
而国子监,就是他选中的切入点。
“大伴,告诉方正化不用有任何动作更不要阻止,暗中看着就好。”
朱元璋很强,就算把历史上的所有皇帝全部集中在一块,老朱也绝对名列前茅。
但他实在强的过分,不但为后辈子孙当皇帝写了说明书。
就连朝臣官员如何当官他也写了说明书。
设置了完整的官员运转体系,也打造了相对合理的制衡关系。
他的初衷绝对是好的,按照当时的环境来说无论皇帝的说明书还是朝臣的说明书,都是最贴合实际最实用的。
但大明已经过了两百多年,再用当年的方法来治理已经严重落后了。
也正是因为强大的过分,祖制两字已经成了那些勋贵朝臣们的免死金牌。
想要改变大明未来走向,很多陈旧腐朽的政令必须更改和废除。
这样的事情天启没做成,历史上的崇祯不敢也没能力做。
那就由自己来做。
这件事很危险,所以在真正动手之前他会做好所有的铺垫。